心藏神
心具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从定义可以看出,心有两个功能:
1. 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 对全身的调控作用
中医里,神有4个含义,除了上面说的心主神志的两个神外,还有两个意思:
3. 自然界天地变化的规律,有点像“道”
4. 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我们通常说一个人有神无神,是根据他的目光、表情、动态等综合感觉出来的。
中医诊断里一开始不看具体得了什么病,而是先看看有没有神,以此来判断好不好治。病人有神,好治,病人失神,则不好治。
这里有个争议:不管是对全身的调控作用,还是对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控制,都是脑的功能。中医为什么把它归于心呢?
而且我们平常说的“有心事”“用心想”,也是指脑,有点以心代脑的感觉。
中医里的“心藏神”应该脱胎于古代的心灵论。灵,指的是灵气、神灵,两者都偏于无形,跟血肉之心不是一回事。
所以,古人讲心主神的时候,这个心不完全是血肉之心。
中医先有医学经验,后有理论,有理论之前必须先有文字。文字中,凡是跟精神思维意识有关的,不是心字旁就是心字底。
所以,其实人们已经习惯了除了有一个血肉之心外,其他跟精神思维意识有关的都另归为一个符号心。
而且这两个心之间确实也有关联。
当人心理活动一过分或者思维一紧张的时候,会出现面色改变、心跳加快、出汗等生理反应,这些都指向心系统。
换句话来说,生理上那个血肉之心跟神志的关系相当密切。
另外,人体所有器官中,对血依赖最强的就是大脑。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一缺血,其他脏器耐受的时间可能还长一点,大脑就不行。
从五行来讲,火烧起来是一鼓一鼓的,而心脏跳动起来像个泵,也是一鼓一鼓的。
心脏中空,火烧起来也是中空。
五行之中只有火,最不具形态,而神也是无形的。
火烧起来很活跃,大脑的思维也很活跃,一秒钟不思考都不行。打坐时,这种感觉尤其明显。腿盘上,往那一坐,念头一个接一个。
所以,心藏神的心,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大脑或者是一种灵明神器。
不仅中医习惯以心代脑,现代科学也这样用。研究精神思维意识的学科,叫心理学,而不是脑理学。心理有问题的人,也不会去看心脏,因为大家已经习惯默认了,这个心是神明之心,而不是血肉之心。
既然如此,你说把心还给大脑行不行?不行。因为中医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加个脑进来,就乱套了,何况临床验证也是对的。中医上安心神的药,不是作用于血肉之心,而是作用于脑。
前面我们学过,藏象,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与自然界的相通应之象,其实还有一个象,古代正官体系之象。例如,肺是相辅,肝是将军。为什么引入正官体系?一是因为古代医生都是读书人,读书人多少都有一点做官的欲望,做不成官才做医生。二是受官本位思想影响,老百姓对官比较熟悉,说哪个脏器像哪个官,比较好理解。
心的含义:
1. 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意思是,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生理:主明则下安
这里用正官体系来解释:就像贤明之君,能管理好国家一样,心也能协调其他脏腑功能。
协调路径:神——>气——>脏
散则为气,聚则成形,通过无形来慢慢统御有形。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无形的神,来统御半无形半有形的气,再通过气来统御脏。
病理:主不明则下不安
人体总共有12官位,五脏六腑加一个心包肉。
若主宰全身的神出了问题,其他脏腑也有可能出问题。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癫痫。
癫痫病发作表现: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心主宰功能失调)四肢抽搐(肝主筋,肝失调)
口中如作猪羊叫(肺失调)
口吐涏沫(脾失调)
二便失调(肾主二便,肾失调)
2. 心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①心接受外界信息,作出反应
不管什么信息,都是神明之心来接收,然后分析思考,做出判断,最后再付诸行动。
所谓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
任物就是接收万物的信息,做出思考和判断。
②心是情志活动的发生之处和主宰者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林黛玉),思伤脾,恐伤肾(吓尿了)
五志(喜怒忧思恐)不是五脏发出来的,而是从心发出来的,应于五脏。比如怒从心发出来,应于肝,肝受怒的影响更大。
③心神统御魂魄意志
喜怒忧思恐,中医叫做五志;
神魂魄意志,中医叫做五神,全称是五脏之神,五脏之神有层次高低区别。心主神这个神是最高级别的,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57010/80b5bc575aeecf3e.jpg)
生理:
1. 思考清晰,合乎逻辑
2. 有适度的喜怒忧思恐情绪,过度不正常,没有这些情绪也不正常。
病理:
1. 兴奋
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狂躁谵语
狂躁:狂是精神状态,躁是有动作的,烦到手乱动脚乱动叫躁。
谵语:昏迷或昏睡状态下,胡言乱语,声高有力。注意:低弱无力的不叫谵语。
2. 抑制
反应迟钝、恍惚、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识朦胧、昏睡、昏迷
昏迷是叫不醒的,昏睡可以叫醒,但叫醒之后很快又睡过去了。
1. 心气虚: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嗜睡,属于抑制类。
2. 心阳虚:比心气虚严重,也是抑制类。
3. 心血虚:白天抑制,晚上兴奋。
血属阴,阴血不足不能制约阳,阳虚性亢奋会出现热扰心神,所以心血虚的人晚上睡不着,心烦失眠多梦。
但是白天他是站起来的,血不上涌,所以恍惚健忘。
4. 心血淤阻:分轻重,多半偏抑制,影响不大。
心血淤阻一般不是说堵住了供全身血的大血管,只是堵住了供心用的血管,所以基本只影响心主血脉功能,对神志影响不太大。
西医上分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心绞痛对精神意识影响不大,但心肌梗塞是整个心功能都受到了影响,泵血功能也受到影响,所以会影响到神志,甚至可能出现昏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