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中关村二小一名学生长期遭受班里两名同学的霸凌,11月24日更是被用厕所垃圾筐扣头;
2017年,延安吴起县中学六名高二女生持刀威逼五名学妹脱光衣服集体猥亵;
2017年,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副班长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利而向另外六个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
这份2017年校园霸凌事件汇总让人看了触目惊心。由上可见,校园霸凌绝不是偶然事件,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伤害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那么,到底什么是校园霸凌呢?
百科词条是这样解释的:
百科词条而在国际解释中,校园霸凌则是指 一个学生长时间、重复地暴露在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欺负或骚扰行为之中。
孩子被欺负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长期被欺负,并出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而这种境地,会导致被霸凌者的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百科词条因此,遏制校园霸凌志在必行!
1.
解决矛盾首先要发现矛盾,分析矛盾。
对于霸凌者而言,进行霸凌的原因不外乎四种:
①家庭功能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所言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的关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进行霸凌的孩子多半是因为在家时受到了父母的暴力对待,才会有样学样,把自己的痛苦转嫁给别人;或者是不满父母的忽视,决定做出一番“大事”吸引注意力,从而得到关爱;当然,还有可能是父母过度溺爱,导致霸凌者产生一种“万千宠爱于一身”“舍我其谁”的错觉。
总之,父母不恰当的教育与爱护导致霸凌者形成一种偏狭、自私的性格,遇事只考虑个人利益,不顾及他人感受。
②社会的错误示范。
随着科技的发展,小学生拥有手机已经越来越普遍。然而,手机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而这些未经筛选的信息,在还没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孩子面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暴力信息的传播,给孩子们做了一个错误的示范,让孩子们以为这才是“酷”,才是“社会人”该有的样子。
尤其是暴力游戏的快意杀戮和港台黑社会电影里的英雄,让孩子在心里产生了对强权和黑势力的膜拜。
③教师地位的转变。
随着教育惩戒制度的消失和民主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权威远不如以往。
以往,教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不仅学生,连学生家长也对教师保持一种尊敬的态度;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少,社会地位低的教师越来越不被人们看好。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爱,导致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管教。而学生,也不再尊敬老师,在推翻老师权利的同时必定要产生另一个权利中心,霸凌团体便由此而生。
④其他。
负面情绪的宣泄;逆反心理;从众心理等。
综上可见,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都是主观因素。因此,遏制校园霸凌,应从转变思想做起,转变思想,从教育做起。
2.
相比靠法律在事后惩戒来遏制校园霸凌而言,教育的优点更加凸显。
①防患于未然。教育是可以随时进行的,在霸凌发生前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对待同学关系,有助于未雨绸缪,把霸凌扼杀在摇篮里。
对于被霸凌者而言,即使霸凌者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他所受到的伤害也难以挽回。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可又有谁考虑过羊的感受?比身体的伤害能难修复的心灵的伤疤。
对于霸凌者而言,在他成年后他未必不会因当初的行为而自责;若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那么他将一生背负这个污点,他的工作生活也都将因此受到限制。在心灵的煎熬和生活的压力下,他极有可能再次走上极端。法律的制裁帮助被霸凌者解了围,却无法顾及霸凌者的以后。而教育,不会放弃每一个人。
对于其他同学而言,校园霸凌会让他们产生恐慌心理,甚至不愿意来学校,影响学习生活;长期见到霸凌还可能会习以为常,变得冷漠麻木,影响与同学,乃至以后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根据破窗效应原理,一旦限制被打破,便很难再去维护底线,而周围的人也会因此效仿。
校园霸凌的影响不仅在于对身体的伤害,更多的是心灵的重创;校园霸凌不仅对被霸凌者产生伤害,对霸凌者和周边人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校园霸凌的影响也不仅限于当时,它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伴随一生。
因此,与其用法律事后惩戒,不如用教育的功能把校园霸凌扼杀在土壤里。
②塑造健全人格。教育的功能远不止遏制校园霸凌,它还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学生拥有正确看待世界的眼光,能够选择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性格冲动的学生而言,教育能够帮他们控制情绪,理性看待问题;对于内向软弱的同学而言,教育能够教他们自信,让他们懂得自我保护,懂得积极寻求帮助。借来的强大不是真正的强大,法律的强势能帮他们解决一件事,却无法帮他们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此外,法律无法要求旁观者挺身而出。校园里的学生大多是未成年,法律无法要求一个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去做些什么。而教育,会将正义、善良的种子洒在学生心间,让旁观者懂得主动帮助。
法律虽有其不可争辩的作用,但知法犯法的人仍然不在少数。死刑不可怕吗?但犯罪的人仍然大量存在。他们或利欲熏心,或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导致他们心存侥幸,知法犯法。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人格上的缺陷。
③校园霸凌方式众多,法律难以界定。将校园霸凌上升到法律范围不是不可,但在法律范围外的霸凌可以解决,那么法律范围内的霸凌又该如何对待呢?
倘若法律限定打四巴掌是犯法,那么打三巴掌呢?身体的伤害可以界定,语言的伤害可以说他故意侮辱,那么关系的霸凌呢?学生受到孤立怎么办?让法律强迫他们接纳吗?
④犯罪成本高,犯罪反而会愈演愈烈。
网上有一个一直具有争议的问题:拐卖妇女儿童到底该不该一律处死?
中国刑法给出了答案:不该。因为这样会让犯罪者产生“拐卖一个是死,拐卖两个也是死,那么还不如拐卖十个八个,挣回本钱,也枉一死”的心理。这样严打,不仅不会遏制犯罪的产生,还会加剧犯罪的后果。
而面对校园霸凌,这种情形同样适用。
⑤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我们应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一个高级动物。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崇尚教化。与其用一个底线去限制学生,不如用教育春风化雨,引导学生主动走向更高的层次。
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学生时期正是三观建立的关键时期,相比用一个强硬的栅栏去恐吓学生不准翻越,用教育进行正确价值引导更值得我们采纳。因为,我们要遏制的不仅是一件事,更是一种现象;我们不仅要对校园霸凌事件负责,更要考虑到霸凌事件对相关人造成的影响。
教育没有那么立竿见影,但它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它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