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我们一般情况下反感爱找事的家长。为何会出现在这种情况,我觉得一是自认为自己就是专业的,家长都是业务的,他们只需要配合都行。二是学校琐事繁多,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处理这些问题。三是虚荣心作怪,觉得家长的质疑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昨天打电话的家长,要求当面聊聊孩子的情况。我打心底是非常有情绪的,觉得他们太不思议,太小题大做。扪心自问,在整个学校里,我也算是最负责的老师之一,尽心竭力地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或许,正是这些事情,让我处于一种虚假性的自我神化,不容许家长提出任何质疑和否定。他们的质疑,就是对我的不尊重。
正是这样的心理作祟,我跟家长一照面,就迫不及待地摆事实讲道理,让她们看到我的付出,试图以此让她们心中愧疚。但家长并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她也不断地通过具体的事实,让我看到自己做法上的疏忽。争执了一阵子,我意识到问题所在,决定倾听他们的诉求。在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我一方面坦诚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具体的事实,比如孩子作文的发表,课堂提问等细节,让她们看到我对孩子的关注,打消她们的顾虑。另一方面,我也对他们的言论“针对孩子”进行据理力争,让她们意识到对我的误解。更重要的是,解开相互之间误区。比如他们一直纠结于孩子的事情很少引起我的重视。我则告诉他们这种情况并不是针对孩子,而是大多数孩子的问题都会冷静一下,通过其他方式加以解决。或许,没有直接跟孩子沟通,已经通过班队会解决过了。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等,沟通的不及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放下心态,学会倾听家长的建议,正确看待“找事”的现象,我们才能看清自己当前的状态,从而在研究问题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