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聊有关禅修那些事儿 2020.5.4

聊聊有关禅修那些事儿 2020.5.4

作者: 慧海无涯引力波 | 来源:发表于2020-05-04 06:24 被阅读0次

不知从何时开始,逐渐对禅修产生浓厚兴趣,自2009年开始早晨打坐半小时,2013年5月正式第一次修习葛印卡内观禅修,不知不觉先后四次进行过十日内观禅修,每天早晨静坐禅修一小时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

今天信手拈来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关于这颗心》,作者是泰国高僧阿姜查尊者,阿姜查·波提央是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南传佛教大师,泰国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这是一部难得的禅修佳作。静下心读来受益匪浅,更加深了对内观禅修的理解和体悟……

禅修核心——观呼吸

禅修是一种开发内心的方法,以使心成为智慧生起的基础。其中,呼吸是身体的基础,观察呼吸的修行方式或入出息念。

自古以来观呼吸一直是禅修的核心。

我们坐禅时是交脚盘坐:右脚放在左脚上,右手放在左手上。保持背部挺直,然后对自己说:“现在,我要放下一切的负担与挂碍。”你不想受到任何事的于扰,暂时放下一切挂碍。进入禅修状态重在放下。放下自我,放下执念,放下期待。

现在,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开始吸气与吐气。在练习出入息念时,不要刻意拉长或缩短呼吸,也不要让它变强或变弱,只要让它正常与自然地流动。从内心生起的正念与正知,会觉知息与出息。

放轻松,不要想任何事。你唯一要做的,就只是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除此之外,其他的事一概不管!减少干扰,保持正念,专注在吸气与吐气上,什么都别想,持续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也许其他的念头会闯进来,而让你分心,别理它,只要再次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觉知当下。

让心平静以生起智慧

如此练习,直到心平静与安定,直到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指心与呼吸完全合一,不离开呼吸。心此时是无染与自在的,觉知呼吸的初、中、后段,并安住于其上。

心平静下来后,接着只要将注意力锁定在鼻端的呼吸,无须再跟着它上下往返。呼吸进出时,只专注于鼻端。

这就名为静心,让心放松与平静。当轻安出现时,心就会止住,它会停在呼吸上。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让心平静,以便使智慧生起。这是开始,是修行的基础,无论身在何处,都应每天练习。无论在家里、车上,躺着或坐着,都应保持正念、正知,随时照顾自己的心。

这就是所谓的修心,无论行、住、坐、卧,都应练习,而不是只在打坐时才练习。重点是应随时觉知内心的状态,为了做到这点,我们应经常保持正念正知。心平静时,智慧就会生起。

内心的平衡

安定内心的意思是,寻找到正确的平衡。若你过度勉强心,它会太超过;若你不够努力,它又会错失了平衡点。

通常,心不是静止的,它不时在动摇,我们必须巩固它。让心强壮和让身体强壮不同。要让身体强壮,就得锻炼它,勉强它;要让心强壮,则得让它平静,不胡思乱想。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心从未平静,它不曾拥有过定的力量,我们必须在一个范围里将它建立起来。我们禅坐,与觉知者同在。

专注于呼吸使身心轻安

若强迫呼吸变长或变短,我们就无法平衡,心也不会变得平静。不要在意它长或短、弱或强,就只是注意它。我们只是随它去,随顺自然地呼吸。

无须特别去想些什么,只要专注于这项简单的工作,让心活在当下。不久心就会平静,呼吸也会愈来愈微细,心与身都会变得轻安。这是禅修正确运作的状态。

持续觉知心是否安定

坐禅时,心变得愈来愈细微,无论它在何种状态,都应尽量觉知它。在那里,心理活动和轻安并存,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持续觉知它。当我们更深入时仍要持续觉知禅修的状态,觉知心是否安定。

正念是单纯的专注

正念是生命,当缺乏正念或心放逸时,我们就犹如死了一般。若无正念,我们的言行就会毫无意义。正念是单纯的专注,它是生起正知和智慧的因,若缺乏正念,它们便是不圆满的。正念在行、住、坐、卧时照管我们,即使不在定中,它也会一直现起。

我们可以将修行归纳为戒、定、慧:专注与自制是戒;心在那控制之内稳固地建立起来是定,对于所从事的活动能完整而全面地了知是慧。修行,简单地说,就只是戒、定、慧换句话说,就是解脱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坐禅是为了增长心的力量

坐禅是为了让心安定与增长心的力量,而非好玩,观禅本身就是住于定中。有些人说:“现在我们将先入定,之后才进行观禅。”别如此分开它们,定是产生慧的基础,慧则是定的果实。

你不能说现在我先修定,之后才来修观,那是办不到的!你只能在言语上区分它们,就如一把刀子有刀刃与刀背,无法将两者分开。若你拿起一个,同时也会拿起另一个,定就如此生出慧。

最初必须先有戒。戒是平静,意指没有身与口的恶行。当我们不犯错时,就不会感到不安;当不会不安时,平静与镇定就会生起。戒、定、慧三者是一体的。是圣者迈向觉悟的道路。戒即定,定即戒;定即慧,慧即定。就如一颗芒果,当它是花时,我们称它为花,当结果时,就称它为芒果;当它成熟时,则称它为成熟的芒果。

禅修者的职责——正念、摄心与知足

禅修者的职责是正念、摄心与知足,这些事会阻止我们,阻止那些从未受过训练者的心的习气。我们为何要费心做这件事呢?若你不训练心,它就会继续狂野而顺着本性走。训练那本性,让它有利于应用,是有可能的。例如树木,若只是让它们保持自然状态,我们就永远不可能利用它们来盖房子,无法将它们做成木板或其他可用的建材。若木匠想盖房子,他会先找树,将原木做成有用的建材,那么在短期内,就能盖出一栋房子。

禅修和修心与此类似。你必须取这颗未经训练的心,就如在森林里砍取树木一般。然后,训练它,让它更细致、敏锐,更能觉知它。心的本质是,只要它贪爱与执取,就会衍生出不安与迷妄。我们放下,心变得更平静,我们拥有了正见。

均衡持续地练习,正念将不间断生起

稳定修行才是重点

觉知什么?随时觉知什么是对或错。这是真正修行的开始:无论行、住、坐、卧,都持续保持正念。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闭眼打坐。若你是那么想,改变它!稳定地修行是在行,住、坐、卧时,都保持修行的态度。当结束坐禅时,不要以为禅修就此结束,应思维这只是改变姿势而已。若如此思维,就会有平静。无论你身在何处,内心都会有稳定的觉知。正确的修行就是稳定的修行。觉知心的本质就能放下,只要还无法放下,就必须不断努力。

只要持续放下并觉知,就能到达本心

念头起初何会如流水一样到处跑,若被它迷惑而想要阻止它流动,自然会痛苦。若了解水的流动是它的本质,便不会有痛苦,就是如此。若能如此觉知心的本质,我们便能放下,就像让水流过一样。变得愈来愈微细。

真心的修行是以全部的生命修行

放下的方法在哪里?放下的方法即持有而不执著任何事物,我们能放下。我们觉知,然后放下。持续观察与放下。我们不会愚蠢地执著事物,只以智慧持有它们。让心如此觉知,让智慧生起。

若心是平静的,它就会如宁静的流水。你见过宁静的流水吗?就是那样!你曾见过流动的水与宁静的水,但可能从来未见过宁静的流水。就在那里,就在思想无法带你到达的地方—就在平静中,你能增长智慧。你的心会如流水,但它是宁静的,宁静而流动,因此,“宁静的流水,智慧会在这里生起。

修行是内在而非外在的学习,禅修的最好地方就在你心里。真正的家是内在的平静;持续放下,直到心抵达平静,我们必须完全无所求而修行,修行须从观察自己身心的无常开始。

相关文章

  • 聊聊有关禅修那些事儿 2020.5.4

    不知从何时开始,逐渐对禅修产生浓厚兴趣,自2009年开始早晨打坐半小时,2013年5月正式第一次修习葛印卡内观禅修...

  • 二月二,和你聊聊有关龙抬头的那些事儿

    二月二,和你聊聊有关龙抬头的那些事儿 ——那些消失的古节日之中和节 史小扯 二月二,龙抬头。...

  • 国才教育持续走红,实力认证!

    国才那些事儿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有关国才的那些事儿,以及国才小熊巴布如何通过场景化帮助幼儿园及家长实现家园共育...

  • 聊聊那些事儿~

    这两天学校里来了很多培训机构宣讲,昨晚跟思途的一个老师聊了聊关于就业的一些事,他讲了他的经历:大学学的艺术设计之类...

  • 聊聊那些事儿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我的人生规划是怎样的?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的感受重要还是别人的...

  • 荷析说晚安│58 Relevant

    2020.5.4丨荷析说晚安 图丨Roger Relevant 爱与恨有关,黑与白有关,对与错有关,美与丑有关,善...

  • 玄冥 • βⅱⅰ潮汐

    【打七禅】•1- 阶量行禅引化- 静禅七阶世象座仪(室内)- 打七禅阶象世仪座(户外)净肠食7日2020.5.4—...

  • 思维以及呼吸。

    冥想中还未知但和呼吸有关。 禅修禅从呼吸开始,到万物。 在空中。 解析当下,解析自我,发现自我。 思维和呼吸有关。...

  • 青春 | 你再这样,我告诉老师去,哼

    文/染子曦 图/源自网络 #聊聊上学那些事儿# 嘿,还记得上学那些事儿吗? 我想,不管...

  • 聊聊假期那些事儿

    一个愉快的假期即将结束,我的假期可以用“干货满满”四个字来形容吧,接下来一起聊聊假期干货满满的那些事儿。 1.坚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聊有关禅修那些事儿 2020.5.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fj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