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阿倩
插图/网络、阿倩
2019年2月20日的晚上,我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我决定考研了,要考的学校我定好了,复习用的参考书也一并买好了。我没有公开这个决定,很少人知道我要考研和我要考哪所学校。说实话,我真的越来越害怕被围观的努力。
一个人坐在床上想了很多,想着想着就睡不着,一不小心就熬到了快凌晨一点钟。
从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自己要主动去吃学习的苦。你知道的,人这种生物,习惯接受生活赐来的苦,不习惯主动找苦吃。对于跨考的我来说,更是有很多苦要主动咽下。过程辛苦点儿我真的一点儿都不害怕,我一贯都能吃苦会坚持。我害怕的是未来的不确定,我不知道这一年下来的结果到底会如何。
大二下我参加了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我用各种工具反反复复为自己做了职业性格测验,包括埃德加·施恩职业锚测试、卡特尔16PF人格特征量表等等。我一字一句敲下了长达几十页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很幸运在那次比赛中拿了第一。
我站在台上,向评委说出自己的规划,我说以后想做一名文字工作者。我发现当我与文字相处的时候,特别有安全感,我天马行空的想法、分裂人格的感触以及莫名其妙的忧伤和喜悦都可以在写下来的过程中得到释放。
当时我真的特别笃定,这是我告别童年之后,第一次清晰地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考研还是工作,我从大三上就在认真考虑。说实话,下定决心的过程很快,主要集中在九月份的某个星期,但还挺痛苦。有人说过,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之所以感到痛苦为难,是因为面前的选择对自己而言都挺不错的,但凡有一个选择差一些,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另一个。
是什么让我下定决心的呢?2016年高考,我考了湖北省文科525分,高出当时一本线五分,语文这科我考的最差,当时那道漫画题作文我准备直接放弃的。
回到高中拿成绩单的那天,我沉默了很久,走在比以往空荡的校园里,眼泪不停地往下落。我拨通了历史老师的电话,他高一是我的班主任,高二那年我考进了文科的阳光班,他在我的新班级带历史。他说:“没考好是吧,没有关系的,你如果愿意可以复读一年。”,电话这头的我哭得渐渐小了起来。
回家考虑了几天,因为种种原因,我放弃了复读。就是这个决定,在我心里埋下了颗遗憾的种子。每每听到复读字眼,便会想到,要是我复读一年,会不会有所不同。但是没有如果,自己选择的路,就得认命。
可能大多数人心里都有一个名校梦,我也不例外。
想做的事情没有做,真的会后悔;想做的事情用心做了,就算失败了,不会后悔。
所以我下定决心考研了。考研,最差的结果不外乎没考上,没有走进心仪的校园里,开始做简历找工作。最差的结果我能够承受,那么也没什么害怕的。就像我看到的一句话,一无所有,无谓输赢。
倘若失败,我会遗憾一阵子;倘若不尝试,我会后悔几十年。

我知道,在一场博弈中,成功的始终是少数,失败的才是大多数。但是,考研这场博弈,是自己和自己的较量,是懒惰的你和勤奋的你,是选择放弃的你和咬牙坚持的你,是丧失信心的你和相信自己的你之间的较量。输或赢,不取决于结果,完全在于自己。
就像我之前写的,然而奇怪的是,看似拥有完整人格的人,各有各的自卑。我看似开朗活泼,阳光积极,但实际上缺乏自信,有些自卑。初中那段校园欺凌经历,一直都困扰着我,我所有的自卑也来源于此。我这个人不擅交际,在三个人的友谊里,我始终是那个被冷落的,我这个人一直都不出色,走进人群里就会淹没在人海里,我这个人对很多关系都持悲观态度,不太相信承诺和誓言。
我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彩,乃是幸福的本源。”这一年我会错过一些东西,但我相信我会得到很多的东西。
我想通过这场与自己的博弈,找回丢失了好多年的信心。要知道,信心这种东西建立起来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儿的,我只有在每一次与自己的博弈中才能不断强大起来。

小时候,老师问大家,“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呀?不要害怕嘛,将自己的梦想大声告诉全世界,我们会成为你实现梦想的见证人。”,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般的寂静瞬间被打破,“我想成为科学家”“我想做航天员,探索宇宙的奥秘”“我想,想当一名老师,像老师您一样桃李满天下”“做一个超人再好不过啦”。
我们总说小孩子很幼稚天真,但他们也更勇敢啊。稍微引导下,就能把自己的梦想告诉全世界,没有想过能不能实现,别人会不会嘲笑,自己会不会丢脸。小孩子只知道,这就是我的梦想,此刻,我的梦想就是它。关于这个梦想的其它情况,他们没有想过。
而如今二十岁的我,好像没有了这份勇气。我在做每件事之前会设想一百万种可能,在纠结犹豫中惶惶不可终日,计算得失利弊以及相应要付出的代价,还没开口就担心有没有人早已猜透我的心思和打算,焦虑着做这件事好还是做那件事好,尽管自己还没有多少体验。
哪里是有那么多事需要我去焦虑彷徨啊,根本就是有些急功近利,贪图“出名要乘早”的诱惑而已。
才二十岁,有什么值当不值当的啊,明明人生才刚刚开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再过些年,我可能会变成一个油腻或普通的成年人。
谈恋爱奔着结婚的目的去,开始考虑对方的家境、地域、学历这些门当户对的条件,不再那么特别在乎他是不是真的爱我,我是不是真的爱他;
开始寻求稳定,觉得每个月拿着固定工资坐在冬暖夏凉的办公室里喝喝茶也是个不错的工作;
开始放弃年轻的时候向往的诗和远方,过着大部分人要过的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生活,开始为柴米油盐酱醋而忧愁;
学会了圆滑,在各种场合左右逢源;
和小姐妹们开始讨论谁家孩子成绩更好更加听话懂事,炫耀老公给自己买了多少克拉的钻戒;
从花整整一天一个人没有目的乘车去看别人跳舞到自己跳上了广场舞。
我现在都能想象出每个场景自己的表情、神态和心理活动,没有半点神秘感,清晰可见,毫无察觉,理所当然。
失望吗?害怕吗?会抗拒吗?这些都会随时随地发生变化的。毕竟谁是怎样一个人,谁都没法真正猜透。
能有二十岁这么个年纪奔着心之所想而去,勇敢得不计得失,真的还挺浪漫的。有那么几次奋不顾身的疯狂,能够为向往的美好翻山越岭,青春也不会连回忆都没有留下,人间走一遭也不会怀着遗憾而去。
二十岁,明明人生才刚刚开始。
金色的影子,在未知的世界里彻夜狂奔。

我已经拥有很多了,其它想要的要靠自己争取。
“热爱只有自己知道,努力是做出来的。”
不负春光,野蛮生长。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我想怀抱希望,向柔弱的自己,向没有信心的自己,向习惯退缩的自己开战。
我写过,这个公众号对于我来说,不单单是件个人作品,是有温度、有情怀的成长见证。虽然关注这个公众号的人不是很多,但是我都很珍惜,我珍惜每一份相遇。我始终记得自己的初心,记得“想用文字陪伴你,亦如陪伴我自己”的期望。
但是你知道,喜欢这种东西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没有付诸行动之前都假的要命,就像我在大街上见一个喜欢一个一样,其实没有哪一个有想认识的冲动。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每天会悄悄写下日记,好好地陪伴自己。
在这里想跟亲爱的你们道个暂别。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告别,愿我们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不负春光,野蛮生长。
告诉你,学校的梅花开了。
那么,我们两百九十多天后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