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伯凡5.8的总结和感想
文章开篇提出来一个引子,美国教授为什么不爱招中国博士?刚听到我以为是歧视和偏见。后来听听原因,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学生考博士的能力很强,往往其他国家来的学生比不过。但是中国学生读完博士以后,毕业找工作的标准基本是一个:哪个地方给的薪酬高。所以你能看到好多读数学、物理、生物的人,放弃它们的专业上华尔街。这些教授觉得很痛心,我花那么多精力培养你,是希望你能够在这个学科大有作为,结果你竟然因为一份高薪的工作,就放弃了你值得追求一生的目标。所以他们觉得培养中国来的学生读博士具有巨大的风险,白培养一通。当他找到工作的时候,就把学到的东西还给老师了。
一 我们是被威胁驱动的一生
我们是小孩的时候,心里就被注入了一个目标,其实就是注入了一种恐惧。我们的教育都是被一个个具体短期的背后含有威胁性的目标所驱动的。你要好好学习,考一个好的初中,好的大学,然后大学毕业呢,往往对孩子的要求,就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一份高薪的、体面的工作。这就是说,我们的努力一直都是一种外在的驱动,你学习不是因为你想学习,而是因为你不得不学习,你知道不努力的后果是什么。所以,当你完成了一个个的阶段目标,终于到达那个所谓最终目标的时候,你发现你就成了一个很平常的人。
威廉 戴蒙教授提出的一个观点:我们在现代教育里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缺失,就是我们越来越忽视目标教育(Purpose),而越来越用具体的靶子教育(Target)去驱动我们的学习。
二不常见的“大教堂思维”
三个石匠的故事。一个人遇到了三个石匠,问他们在干什么?其实三个石匠表面上干的都是一样的。第一个石匠说,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饭碗,第二个石匠说我做的是方圆几十里数一数二的石器活。他问第三个人你在干什么,第三个人说我在 建大教堂。解释一下什么叫“大教堂”,它从开工之日到完工之时,往往需要一两百年甚至两三百年。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从1892年开始建,建到今天还没有建完。有一个词叫“大教堂思维”,就是说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哪怕自己看不到这件事的完成,但是你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是跟一个宏伟的目标连在一起的,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第一、二两个石匠做事的动力都是一个很具体的、阶段性的目标,就是得利或者是得名,第三个石匠的回答,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述,就是purpose。它是一种长远的、并不局限于具体的哪件事上的一种目的。崔健的《花房姑娘》里有一句歌词“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所谓大海的方向就是一个大致的,不局限在哪个具体的目标上的目的地,也许为了实现哪个目的会花费你大量的时间,甚至是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这才叫purpose。
三分析中年危机
回想一下三个石匠的比喻,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美国的教授不太爱招中国的学生。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第一个石匠的思维,很少像第三个石匠去想问题。第一个石匠的思维方式很务实,我们可能觉得那样很靠谱。一旦这种阶段性目标作为行动驱动力的习惯,目标实现的时候有两个结果。第一,如果这些目标都实现的时候,比如毕业了,又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然后就是平庸,就是无聊,就是中年危机。我们用阶段性的目标作为努力和行动的方向,就会出现一个结果,叫不可持续。第二,上述还是比较幸运的,大部分人还没那么幸运,卡在了某个目标的关卡上。习惯性愤怒,习惯性焦虑,习惯性迷惘,就是选择这条路径的三个结果。
四 如何避免,目标设置的“重孙辈法则”
如果选择一种内在的目的驱动自己,这个目标或许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它永远牵引着你,即使到不了大海,只要你一直向着大海的方向,也不会愤怒、不会焦虑、不会迷惘。这个purpose由三部分组成的:
第一 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即使没有回报,我还乐此不疲的那个东西是什么?
第二,我擅长的是什么
第三,这个世界到底需要什么,我做什么事情能够帮到别人,帮到世界。
“重孙辈法则”就是说一百年以后你的孙子的儿子还能够自豪的谈起你,你在这世界到底留下了什么,能否做出一件自己觉得拿得出手的东西。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外婆,我外婆至少有2件事情拿得出手。第一,她是一个贤妻良母,还略带自尊自傲的,她与我外公的感情非常好,几乎没有红过脸。我外公走得早,她独自把我妈她们三人抚养长大。第二,我的外婆和外婆的外婆都有着长寿的基因。我老外婆活了96岁,一直生活自理。我的外婆90岁了还坐着公共汽车,自动自如去看望她生病的儿子。孙儿辈们对她的崇拜,应该多跟她表达。
终身学习,应该是我们内心培植的一种强烈动机!写完这么多,我也在思考我内心的目标,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渐渐清晰,影响多少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服务影响人,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