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汽车市场日渐成熟、信用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以及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等多种因素。
各类跟汽车有关的公司纷纷尝试切入汽车金融、融资租赁这块市场,甚至一些非汽车公司也跨界进来,特别是在汽车消费金融这一端经过2018年的热闹过后大多数都归于平静,消费者和打着“汽车金融”标签的公司也都变得理性。
冷静下来后我们回顾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对比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早已在多年的市场考验中成熟壮大,发达国家的贷款购车比例平均都在70%左右。
自1998年央行正式批准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该业务在我国实现了飞速发展。
2001年全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为436亿元,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各金融机构共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截至2011年年底,汽车金融消费金融市场余额已突破3000亿元。2012年汽车金融发展速度超过了30%,达到3920亿元。
截止到2006年,全球41个国家有38.2%的用户是通过贷款买车的,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成为汽车公司利益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
2004年8月18日,这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后中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标志着中国汽车金融业开始向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主导的专业化时期转换。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金融公司,截止2012年12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已扩展至全国30个省300多个城市,为逾百万购车者提供贷款服务。
随后又有福特汽车金融、丰田汽车金融、大众汽车金融、一汽汽车金融等。2004年10月1日,银监会又出台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以取代《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
但此后的几年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数量增长几乎停滞,前后成立总共不过十余家,且大部份都是外资主导。再后来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的车贷险业务在整个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作用日趋淡化,专业汽车信贷服务企业开始出现,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开始进行全面竞争。截至2013年8月,中国汽车金融公司共有19家。近年来,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近几年的蓬勃发展为汽车金融服务培育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除了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方式不同与国外,主要还在于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银行的资金拆借,导致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成本高企。再者,国内汽车市场的不够成熟和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等都加大了汽车金融的风险。
但汽车消费的增长趋势不可阻挡,所以在2008年更新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应对新的市场环境,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将有5250亿元的市场容量。
中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的消费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只是房子、汽车这种不动产或者大额消费才会有“融资借贷”的服务,已经演变到万物皆可用金融的方式来购买,从刚需到非刚需,从基础生活到品质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也是背后消费主体悄然发生改变。
中国年轻一代不仅喜欢消费,更喜欢超前消费,尽管汽车金融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消费者对其接受程度较高。为分享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机遇,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各大汽车厂商的汽车金融公司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都积极拓展汽车金融业务。
然而汽车市场发展也是有其自己的周期规律的,2018年于汽车产业而言是曲折的一年。新车销量经过30年快速增长后,从2018年下半年始连续下滑,甚至出现首次全年负增长。汽车金融作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
中国的汽车金融行业发展至今20多年,经过萌芽、爆发、调整、振兴四个阶段之后,从2008年起已经进入多元化竞争阶段,2016年市场规模首次过万亿,且仍在不断增长。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四个方面都有利好因素,汽车金融公司以适应新的消费人群习惯、金融科技加持等方式促进汽车行业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