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有一段关于某种思恋情绪表达的文字——“希望你...想我(删掉),来找我(删掉),喜欢我(删掉),没事也会思念我(删掉),跟我讲你每天遇到的人遇到的事(删掉),一直开心啊 ”
一份浓烈的思恋最终呈现如温凉的水,莫名其妙的寡淡。表达的热情被禁固后面是一种深入谷底的卑微和抑制。
一个人对这个世界发出声音的方式,也是他小时候被回应的方式。
我很羡慕那些能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的人,既想成为那样的人,又不敢成为那样的人。我猜,我们的父辈确实也没有时间来好好回应我们,他们干活那么累,不骂我们就很好了,哪敢奢望好好回应我们呢?
还好,我有机会去准确回应我的孩子。今早,二宝不想去上幼儿园,他拉着我的衣角,哀求着“妈妈,妈妈,我累了,我好累,我今天不想去上幼儿园”。我蹲下来,拥抱后将他高高抱起:“哦,睿宝是累了,妈妈先抱一抱,睿宝累了,今天爸爸抱下楼,享受特权”。很神奇,回应到他,爸爸接过去,他趴在爸爸肩上咯咯咯笑出声响。
很多成年人都会感觉,如果对方没有回应或回应不及时,自己的情绪会产生大波动。某天我繁忙之中,有朋友推荐另一学员微信咨询报班事宜,因学校现场报班学生一直不断,我回复微信稍显断续滞后,中午闲下来准备再去细聊时,竟发现我已被对方删除。我也试图去解释重新添加,却未被通过。
大概很多时候,我们也如孩子一般需要及时准确回应。无回应之地即为绝境。
还有呢,我们现在常在互联网上聊天,像“呵呵”和“哦”这种词被评为“最伤人聊天词汇”。有一位女性,她和男友是异地恋,十一假期她想去见男友,在聊天软件上将这件事告诉男友,对方只回了一个“哦”,她大怒,提出分手,虽然男友极力挽回,但从此“哦”成了他们聊天的禁语。
许多人,可以为恋人做一切奉献,却给不出情感回应。不懂表达爱,把自我牺牲当做爱的人,本质上是不懂尊重的。
重视自己的表达方式,注意对别人的回应方式,表达与回应在人际关系中非常根本。不管你的过去如何,你都可以试着鼓足勇气,通过时间的累积,通过空间的变换,通过不断地投入,对这个世界持续发出你的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