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提出了“当我们觉得比别人特别时,是否一定散发的就是高傲的气场?”这个问题。今天我采访了我特别有思想的好朋友锅巴,她给我的答案是:“是的。那些没有散发高傲气场的人心里应该不会觉得比别人特别。”我听了这个答案之后,实际上是半信半疑的。一方面我是相信的,因为我想这样是合乎逻辑的,内部的思想一定会外化为举手投足以及神态,不然这个人的伪装能力也太强悍了。但是另一方面我又想,我没能做到不代表别人也做不到。说不定真有一种思想体系让他们可以保持这样的态度,只是我还没发现罢了。
这个问题,待我再去“搜刮”一下别人的想法吧。
关于另一个问题,我个人有什么缺点。我在朋友圈发布了匿名tape。大家没怎么回答我,但是回答了我的,都是很暖心的鼓励的话,类似于:
“不必在意别人的想法呀,活出自己就可以啦。”
还有一些是夸奖我的。这算是意外之喜。但最终还是没达到我的目的。
最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黑泽看到我这条朋友圈后,居然直接大骂我是蠢货。我也确实是个蠢货,但不是因为干这件事情,而是我跟他就这个问题辩论了三个多小时。
这个扯远了。
他的核心观点就是:我这样让别人告诉缺点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意识到的不足才会真正的改进。
我反驳了他好久,说人不可能自己意识到所有事,周围人总能给你提供一点信息和思路。
不过他说了一点似乎很对:所有人说你的缺点都是形容词形式的,如:“以自我为中心,脾气不好,高傲。。。。。。”如果真正说到了我没想到的形容词,我也没办法想起来那些案例,因为你之所以没意识到有那样的缺点,是因为你本身看那件事的时候就觉得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事后你也不会想起来。加之,这又是匿名的,你没办法根据这个人联想你们之间的故事,找到线索。只有清楚了那些对应的案例,我才能深入分析这种不良的性格品质,不然总是没有触及核心。
不过,话说回来,因为你平时做的有些事,你自己认为没问题,但他人可以从中看到你不足。那么问题就来了,你本来的思维构架中都认为这是正确的,怎么能自己转头发现呢?这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现在我在回想我之前已经意识到的缺点:
生活习惯不好——是因为我爸爸妈妈从小就在我的身边啰嗦着我,而上了大学后辅导员也说我们宿舍的卫生不怎么样,扣分的情况也显示了。
总是想着自己,不愿意分时间给别人——本来我也没觉得这不对,意识到这个是因为看书偶然间看到了“越勤奋的人越懒惰”,通过思考才得出的。
消费习惯不好,总是大手大脚——从小爸妈有这么骂过我,然而长大了我又把它合理化了,因为我想收藏一些东西,增长一些见识,而且也有利于我提高形象气质,但最近意识到这不对,还是因为系统地看了一本理财书。
综合以上几点,我又可以反驳黑泽的观点了。其实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确实都是由于别人提供的信息,不然我们在合理性的思维中遨游着,根本无法察觉。因为爱你的人的心直口快,恨你的人的恶语相加;因为从书本中偶然得到的灵感,从电影的事件中产生的共鸣。
所以我想,还是时间的慢慢沉淀,会一点点揭开你的真实面目。只不过你也需要付出一些努力。在生活中做一个“敏感的人”,捕捉一下彼此相处所产生的磁场的细节;在接收到到这些信息后,别逃避,勇敢的面对并且分析它。
或者如果你真的急于想知道,也不应该像我一样采取这样发朋友圈匿名的方式,让别人无效的告知你。如果你对你的朋友们关系有自信,不如直接真诚的问他们,也许这是一个可行的模式。我先帮你们试试水。
我去啦!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