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论太极

作者: 大龙10 | 来源:发表于2023-06-01 13:46 被阅读0次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译者:赵复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10
ISBN:9787559605825


一、太极

“极”字原意是屋脊的大梁,新儒家用以表示事物的最高原型。

  每类事物都有它的“理”,这“理”便是事物之所以然。这“理”便是该事物的“气”,这就是说,“理”是事物的终极标准。
  整个宇宙也必定有一个终极标准,它是至高的,又是无所不包的。它包括了万有的万般之“理”,又是一切“理”的概括,因此称为“太极”。
  朱熹说:“事事物物,皆有个极,是道理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二、太极的地位

  朱熹说:“无极,只是极至,更无去处了。至高至妙,至精至神,是没去处。濂溪(周敦颐的号)恐人道太极有形,故曰无极而太极。是无之中有个至极之理。”

  太极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相当于柏拉图思想体系中的“善”的观念,或亚里士多德思想体系中的“神”的观念。

  太极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不仅是宇宙万有之理,同时还内在于每类事物的每个个体之中。每个事物继承了它这类事物的理,在这个个别的理之中,又有太极整体之理。
  朱熹说:“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

三、“一”和“多”的关系

  在柏拉图哲学中,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的关系,以及 “一”和“多”的关系,怎样解释清楚,是一个难题。

  朱熹也同样遇到这个难题。朱熹用“月印万川”的譬喻来解释。
  至于一类事物之理和个别事物之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涉及“理”被分裂的问题,这未被提出。如果有人提出的话,估计朱熹会用同样的月亮比喻来打发这问题。

相关文章

  • 太极论

    (妙真太极录) 太极论,不是普通的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中华太极文化始终体现的是一体论、本体论、整体论、体统论。...

  • 太极认识论

    太极认识论 徐怀清//著 目录: 一 )、 太极认识论简论 二 )、 现代认识论的繁杂和混乱 三 )、 太极认识论...

  • 近思录 太极图说和理学

    “无极而太极”,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源,从太极生出万物。无极就是一片混沌没有分化出具体实在形态的根源。 而朱熹认为太...

  • 太极哲学基础

    太极哲学基础 徐怀清//《太极学笔记》 哲学上有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四维论、五行论、九宫论、...

  • 转发师父《太极与六合》博客文章

    浅谈太极拳与六合拳 2014-01-30 21:49阅读:727 曹凤岐 武术就是武术,太极拳论不是太极论,这样分...

  • 太极论

    古人的太极论 人皆知太极在未有天地万物之先,而不知既有天地万物,各有太极具焉。太极有时候、有真种。自运行而言则曰时...

  • 太极日签 | 朱熹的观呼吸静坐《调息箴》

    今天全文1372字,阅读约需5分钟 #太极日签# 179 今天日签来自朱熹。 朱熹写了一篇篇《调息箴》。描述了他所...

  • 张志俊大师论太极拳的球体感2018

    张志俊大师论太极拳的球体感 2018-03-24和美太极 《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 和美太极 太极拳劲性是皮球...

  • 道不远人,重在唤醒

    ——读《朱熹:论为学与读书》 其实印象中不太喜欢朱熹, 主要是被那句“存天理灭人欲”给吓的,还有...

  • 中庸:顺势而为,逆势而动

    “不偏为中,平常为庸”——朱熹。 朱熹这句话的意思,指凡事不要太极端。 切合绝大多数人对“中庸”的理解,不偏不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熹论太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qy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