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想象中的美女

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想象中的美女

作者: Yuchao | 来源:发表于2016-07-29 07:53 被阅读1495次

https://pao-pao.net/article/723

曾经有一些实验证明,“魅力女人”能影响男人们的言行。马克.斯耐特等心理学研究者做过这样的实验:实验中的男人们自愿参加一个叫自由交往的调查,每个男人和另一个房间里的女人被分为一组,规定所有人只能通过电脑用文字交谈,每个男人手上有一张“对面女人”的照片,并让他们信任这张照片的确就是即将跟自己聊天的女人。一半被试手上的照片是一位性感十足的魅力女人,而另一半被试手上的则是一位相貌平平的普通女人。
接下来,认为自己在和一位美丽女人交流的男性被试,反映出幽默可人、八面玲珑等吸引力元素,而另一半认为自己与相貌平平的女人交流的男性被试,则更多表现出比较干涩的应付。更有趣的是,与前者那些男性被试聊天的女性,也表现出女人最闪光的特色,比如温情、自信、活波可爱等特征,这些特征是被对面的男性激发出来的。换言之,期待造就了“现实”。
心理学者的口头禅之一就是: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比如一个孩子经常被老师骂笨、蠢、一无是处,他很可能真的会变蠢变笨,如果一个姑娘总是被夸漂亮,她慢慢就会出现漂亮女人才有的习惯,比如高傲、喜欢打扮和自拍等等(这里并没有对美女的不敬,请不要误会)。
上述一直在强调措辞和标签的宣传作用,但词语并不只是用来欺骗和伪装现实的。游刃有余地在思维中处理、操控文字和概念是人类的特性,人们可以在脑海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考虑到人类思维的灵活性,任何事物都可以有很多称呼方式,这种灵活度为颠覆宣传者的企图提供了关键方法:当我们被告知一个定义时,可以大胆地反问:为什么要这样措辞?有没有其他释义可以更好的诠释这个议题?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事件,更深入地思考,从而得到明确的认知,决胜千里。
最后提醒注意的是,词语的前期劝导不可小视,人们使用的称谓和标签往往定义、甚至创造了整个社会现实。对现实的种种解释将指导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影响人们的行为。希特勒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对语言的力量有很准确的描述:
“通过使用足够多的重复和心理暗示,要劝导人们相信一个正方形就是一个圆圈,并非没可能。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圈归根结底是什么呢?区区词语而已,而词语是可以被塑造的,直到它们为人的想法披上伪装的外衣。”

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又称“自我应验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1]
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信念和行为之间的正反馈被认为是自我应验预言成真的主要原因。虽然此类预言的例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古印度时期的文学作品,然而“自证预言”这个名称直到20世纪才由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并对它的结构和推论作了比较系统化的定义。莫顿在他的著作《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中对自我应验预言作了如下阐述[2]

自我应验预言是一种能够唤起新的行为的预言,并且该行为使得本来错误的概念变成了正确。

吸引力法则被视为是自证预言的一种

吸引力法则新思维运动的一种概念,认为人际关系可通过正面或负面想法,从而得到正面或负面的结果[1]
[2]
[3]
[4]
。这种信念是基于人们的一个想法,他们的想法都从“纯粹的能量”而成,这信念就好像一种力量吸引另一种力量[5]
。支持这说法的其中一个例子是,如果一个人打开信封期待看到的账单,那“吸引力法则”便会"认同"这想法并且在打开信封后会见到账单。当一个人决定了,而不是预期了支票出现的可能,根据相同法则,那个人会发现一张支票而非账单[6]
。虽然在一些情况下,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会产生相应的结果(主要是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的作用),但这里没有“吸引力法则”的科学实验依据[7]

相关文章

  • 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想象中的美女

    https://pao-pao.net/article/723 曾经有一些实验证明,“魅力女人”能影响男人们的言行...

  • 自我实现预言与确认期望行为

    1、自我实现预言社会心理学中讲了一个知识点叫自我实现预言,也叫社会期望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名称,...

  •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自我实现的预言认为我们说的话就像是生命的预言一样,在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那么,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 “命运”我说了算

    自我实现的预言:潜意识就是命运;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改变从体验开始; 权威期待的力量:罗森卡尔效应;带给别人积极...

  • 3-心理作用力与反作用-20210714

    3《心理学基础30讲》-刘嘉 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说,预言会自我实现? 心理学中,自我实现预言,当我们去期望某...

  • 如何打破“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魔咒?

    本篇主题:如何打破“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魔咒? 正文 1.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而罗森塔尔效应,...

  • 阅读笔记:自我的期待和权威的期待

    自我实现的预言,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而罗森塔尔效应,是权威人物对我们的期待 之前聊了一些自我实现预言还有父母期待...

  • 心理学

    为什么心理学家说预言会自我实现??? 皮革马利翁效应(自我实现的预言):当我们去期待某件事的时候,某件事就会真的发...

  • 【财富俱乐部第一期】第三周复盘。

    这周一共学了两个思维模型。一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二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那么...

  • 你了解“皮格马利翁效应”吗?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自我实现的预言”,说的是,当我们去期望某件事情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想象中的美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qz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