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孔子的许多弟子,甚至包括自己的亲儿子,都先自己离去时,晚年孔子的心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转眼间,已经73岁的他,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原本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孔子,终于看到了老的的确确至了。
孔子(独自在家中)最近老是感觉浑身不太舒服,走路也走不太动了,听别人说话也听不太清了,做事脑筋也没有那么灵活了,还是老了呀,不过这大道似乎也已经传下去了!现在是晚上了,先睡觉吧。
( 第二天)
孔子:昨天做的是什么梦啊?难道已经大限将至了吗?也罢,处理处理后事吧!来人,帮为师把子贡叫过来吧!
(子贡慌忙地跑上来)
孔子:(在园子中拄着拐仗散步)子贡啊,汝怎么来的那么晚啊!
子贡:为师怎么了?说话如此的奇怪?
孔子:只怕为师大限将至,要让汝料理一下后事了!
子贡:什么?那里的话?
孔子:昨天,为师梦见吾两个柱子之间接受祭祀,汝知不知道这个典故?知不知道这个礼节?如果周的人死了,去世后就在东阶接受祭祀,如果夏的人死了,去世后就在西阶接受祭祀,而在殷商的人如果去世了,就在堂前的两根柱子中间接受祭祀,昨天的那个梦,不仅告诉了为师本是殷商之人,也是在说为师正在被祭祀,根据卦象,大限将至啊!
子贡: 不,吾师一定可以长命百岁!
孔子:人皆有一死,但如果死的时候已经完成一生的夙愿,那便死也无悔了!可是吾身边的世道还是那么的黑暗,为什么?为什么大道并没有感化所有人呢?为什么这世道上还是礼崩乐坏?吾将大道勉勉强强地传到了后世,可是谁知道在后世有没有人用它?未来的这个世界会不会就像现在这样黑暗,仁爱的光明会不会出现?可惜,可惜呀~,只是天命吾走,吾在想继续传播大道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子贡:为师一死,弟子在这世界上还怎么活呀!弟子的意义和方向到底还怎么找啊?为师,可千万不能走啊!大道将由谁来承担呢?吾等弟子的生命的光辉,又将由谁来点亮呢?汝一走,只怕吾要迷失在这茫茫黑夜之中了!
孔子:不要悲伤,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意义,为师找汝托付后事是有原因的,吾知道汝有一颗对吾的敬意之心,办事能力也一直很强,相信,汝会合乎礼法的把吾埋葬吧!切勿浮夸!
子贡:可是……,也罢,吾一定会呵护礼法的处理后事的。
孔子:要是这样,吾死也瞑目了,汝先走吧。(子贡出)
孔子:来人,帮吾把曾参叫过来!
曾参:为师有何事?
孔子:吾感觉自己大限将至,想来和汝托付几件事情。
曾参:什么?
孔子:具体的汝可以去问子贡,不要问七问八了,自从颜回这个能传播吾大道的孔门继承人走了,吾的大道似乎再也无法推行,但,最近为师看出汝也有传承吾的大道的潜质,仁的传承,就交给汝了,汝可否接受这一重任?
曾参:参不敏,恐怕不能承担这个重任,不如请子夏来吧,他既有教学的天赋,又有教学的愿望。
孔子:子夏啊,的确可以当一个好老师,只可惜并没有领会到吾的大道,而且教书教的有些死了,汝的确有一些木讷,但是木讷并不阻挡汝对大道的吸收,而有些时候,它也可以算是一种优点呢。
曾参:可是弟子并不会变通啊,不知道会不会将大道变封闭啊。
孔子:不会变通有时可以称作坚守底线的一种表现,总之,只要汝还不忘吾的教诲,这大道应该是一定能传下去的!
曾参:弟子从命
孔子:还有一件事,鲤儿不幸去世,留下一子,为师如今就要将他托付给汝了,切勿辜负厚望啊!
曾参:夫子给吾那么大的重任,参怎么敢怠慢呢?夫子就放心吧。
孔子:好,再过几天,汝就见不到吾了,不要过度悲伤,肩负起汝传播大道的重任,没有汝,大道永远无法推行,这个世界便永远是黑暗的了。
(随后进入讲堂)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