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日课81
“夫政也者,蒲芦也”,“蒲芦”,古书注释就是芦苇,说搞政治这个事儿,就好比是芦苇。古人一般都解释说,芦苇有两个特点,第一生长的快,第二,没有单个长的,都是一片一片的。孔子用芦苇比喻政治,你怎么搞好政治?你得像芦苇一样,第一是长得快,第二是一长一片,就是说怎么评价措施制度的好坏?第一能迅速见效,能够达到“敏政”的效果;第二,这个制度、措施还要能复制。
评价一种制度、一种措施、一种方法、一种体制、一种组织等等,都是按这个来评价,第一能迅速见效,第二,能简单复制。这是孔子先谈了一个纲领。
鲁哀公来问孔子怎么搞好政治,孔子在给他讲具体方法之前,先讲了一些纲领性的东西。我理解,这是孔子慈悲心的体现,鲁哀公实际是个不怎么样的国君,但是他来向孔子请教,怎么搞好政治?孔子还是很耐心地给他解释,耐心到什么程度?不是先教他具体方法,而是先教他方法论,告诉他搞好政治应该怎样去思考,应该怎样去分析,应该怎样去评判,先交一个宏观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再教他具体的方法,后面要谈的就是这个具体的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是动词,指打鱼,就是你给别人鱼,不如教人家打鱼的方法。也就是佛家讲的法布施,比财布施更贵重,福报要更大。法布施是教你方法,就是授人以渔,教你打鱼的方法,你学会了随时随地自己都能捞上鱼,给你鱼呢?就是所谓的财布施,不管给你多少,最后也有用完的那一天。
我们要注意前面这一段,孔子为什么要谈这些?他是在给鲁哀公讲一个从政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先给你具体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就是鱼,孔子在教鲁哀公渔,就是方法论。先对鲁哀公讲,从政应该怎样去思考问题,把这个学会了,你不用跟别人请教,自己就能想明白了。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孔子诲人不倦啊!对鲁哀公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明白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国君。
选自:杨军师父《中庸别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