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阳货
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①六言:六句话,此处实际上指的是六种品德(仁、智、信、直、勇、刚)。六蔽:六种弊病。
②居:坐。愚:受人愚弄。
③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④贼:害。
⑤绞:说话尖刻。
孔子说:“仲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
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好高鹜远;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①小子:指学生们。
②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观:观察力。
③群:合群。怨:讽刺,怨而不怒。
④迩(ěr):近。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7.10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①《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
②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
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对着墙站立一样无法行走了。”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①色厉内荏(rěn):厉,威严,荏,虚弱。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
②窬(yú):同“逾”,爬墙。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以小人作比喻,大概像个挖洞爬墙的盗贼吧。”
17.13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①乡原(yuàn):乡里多数人认为是忠厚之人。这种人貌似好人,实为与流俗合污以取媚于世的伪善者。原,通“愿”,忠厚。
②贼:毁坏,败坏。
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17.14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17.15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①鄙夫: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这里只没有品行的人。
②患得之:这里是“患不得之”的意思。这是当时楚地的俗语。
孔子说:“那些没有品行的人,可以和他们一起侍奉君主吗?他们在未得到职位时,总是害怕得不到;得到职位以后,又唯恐失去,如果老是担心失去职位,就会是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17.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①亡(wú):通“无”。
②狂:狂妄自大,愿望太高。
③肆:放肆,不拘礼节。
④荡:放荡,不守礼。
⑤廉:不可触犯。
⑥戾(lì):火气太大,蛮横不讲理。
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古代的狂者不过是愿望太高,而现在的狂妄者却是放荡不羁;古代骄傲的人不过是难以接近,现在那些骄傲的人却是凶恶蛮横;古代愚笨的人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笨者却是欺诈啊!”
17.17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17.18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①恶(wù):厌恶。紫之夺朱:朱是正色,紫是杂色。当时紫色代替朱色成为诸侯衣服的颜色。
②雅乐:正统音乐。
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利齿颠覆国家的人。”
诵读音频请关注沉墨国学经典诵读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