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国学•养生读书我的大学
愿我们都可以,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

愿我们都可以,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

作者: 竹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2-25 13:44 被阅读64次

    Job vs. Career vs. Calling

    “A calling is the most satisfying form of work because, as a gratification, it is done for its own sake rather than for the material benefits it brings.

    ▍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

    以下是正文

    今天想来说一说,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对于想要创造一番事业的人来说,或者说对于所有的人来说,如何对待生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

    不过人们有一个看似非常奇怪的毛病,就是:越是重大的问题,就越拖延,越无法完成。人们倾向于解决当下的短期的事件。——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机制,正如一句比较俗的话讲的“在乎的都是错”,是的,越重大的事情我们越在乎,在乎二字如果驾驭不好则会变成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恐惧,恐惧的本能会让我们逃跑,即使被迫真的要面对了,我们经常会因为恐惧和巨大的负担感而无法正常发挥。比如公众演讲,大家一定多少都有体会。

    在少年时期,很少有人没有想象过自己的未来和人生目标,那些目标都是美好而伟大的——只不过对于长大之后的你我来说,大多数人会认为那时候完全只是少不经事的年少轻狂,甚至不少人会刻意回避这个问题,并且嘲笑长大之后依然执拗地时时反省此类问题的人,认为他们实在是太“幼稚”了。我们在生活中是会遇到这一类人的,然而我们对他们的评价往往是,这小子,肯定是还没经历过磨难,没长大成人。

    是的,年少是懵懂无知的,这类人也有可能确实是没有长大。

    这取决于他是否真的没有经历过磨难,还是经历过世事之后的无法放弃,甚至更深入的是正因为经历过磨难才知道“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我们只说后者,前者没有讨论的意义,因为他总归会遭遇世事的,等到那个时候,他要么就是加入回避者的队伍,要么就成长为真正成熟的人。

    年少的时候我们是比较容易树立伟大理想的。这些理想往往不切实际,等到我们“出了社会”就总是会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多数人的理想遇上现实的碰撞总是显得那么脆弱和不堪一击,这由两个方面原因导致:

    第一、小时候的理想确实不切实际,它是幼稚的、模糊的,不具备真正的可能性。比如我们经常会说,长大了想当科学家,或者说想当艺术家,或者说想环游世界……我们也经常会觉得,自己一定是可以超越众人,干一件非凡的事情,甚至是与历史上最厉害的人物们比肩。这是年少时候的我们。我们的理想就是这么高大,却因为年少无知忽略了真正重要的问题:什么样的路径才能让我们通往这个目标。

    这跟我们的教育有关,我们的教育当中有一项重要的缺失,我们只关注让孩子们记住: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句号。我们给孩子一个又一个的概念,却完全忽视其概念下面鲜活的内容。比如,莎士比亚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啊,他的性格如何呢,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烦恼和困惑吗,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能够写出这么多精彩的剧本呢?……

    没有了这些鲜活的具体的经验,我们又如何可能得知,自己的目标是否太过虚妄甚至并不可以称之为目标,因为,它太不清晰可行,所以年少时候的理想只能变成了“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第二、大家对现实的认识也并不清晰。我们都是处在世界上非常小的一个角落里,我们的视野很容易就局限在身边的一小撮人群,他们影响着我们百分之八九十的世界,我们所能看到的,又是这些人群所汇集的世界中非常表面的部分。就拿你身边的人们来说,也许你完全不知道,每天跟你在一起上班的几十名同事当中,有谁也许经营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网站,有谁也许是跆拳道高手,有谁也许是一名兼职法律顾问……

    我们只是看到了世界的表面,却总是以为这就是事实的全部。

    所以所谓现实对理想的践踏,我的观点是,这是你自己的心力不够强大造成的。你所体会到的一切挫败感,只是证明现实世界中实现一个目标,远比你想象的要困难得多,而已。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件,并且越困难,你要明白这很可能表明越有价值啊!不然,要你干嘛?

    我非常喜欢梁漱溟先生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他将其分为三个类型:逐求、厌离和郑重。

    是的,郑重。

    看到这里我们也许会闪现两个词,分别与逐求和厌离对应,那就是入世和出世。

    想到了入世,我们可能会想到儒家,想到《论语》中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当然这里梁漱溟先生说的逐求实际上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物质追求,“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跟入世依然有所区别,这就是通常我们内心里矛盾着,既对此有所念想又往往不想承认的所谓对现实名利的追求,当然,现代又有不少人因为觉得无法抗拒这样的一种“本能”并且为了证明自己并不虚伪,所以经常喜欢给自己一个“名利场角逐者”的标签并以此为荣。

    出世最甚者,应该是佛家吧!人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对理想的向往和放弃如此,我们对女神的向往和怨恨如此,我们对出世和入世的态度转变也是如此。很多人在五六十岁的时候,甚至更早,就突然有了一种厌离的态度,名利场上追逐太久,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都饱受摧残,回过头来遍合起双掌,号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看到这样的人,我经常会在心里想,你们真正知道什么是生活吗,你们真正生活过吗,你们真正勇敢面对过自己的苦痛吗?如果说佛学只是一种逃避痛苦甚至被利用来彰显不同的方式,那么,也未必太亵渎了。我并不是说有厌离的态度就是错的,事实上,无论是逐求还是厌离,或许都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那么,我想着重说一下的,是“郑重”二字。梁漱溟先生对郑重二字的诠释包含了深厚的中国智慧,他用儿童对待生活的态度来说明,“儿童对其生活,有天然之郑重,与天然之不忽略,故谓之天真。真者真切,天者天然,即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先生用此说明“郑重”二字,其实是想说明,这并不是一个沉重的词语,他想强调的并不是一个苦行僧式的严重态度,而是一种用全副精神照顾当下的自然流露。

    讲到这里,是为第一层次。

    我们都非常喜欢孩子清澈的眼神,我却更向往历经沧桑后的天真。

    宋明理学家对此的态度非常典型,也值得当代的人们借鉴,包括阳明先生也是如此。他们大多出入儒释,都是经过厌离生活,然后重又归来尽力于当下之生活。

    从逐求到厌离,从厌离再转入郑重,因为如果没有经历过深刻的厌离,就会陷入无尽的“苦海”,落于“逐求”而无法真正为人生之理想尽力。

    “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

    儒家的一切要义:“正心诚意”、“慎独”、“仁义”、“忠恕”等都基于此。

    愿我们都可以,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愿我们都可以,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zg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