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乡人(八)戏班子

转乡人(八)戏班子

作者: 记录的力量 | 来源:发表于2024-07-20 09:1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

在没有电影、电视,文化普及率极低的漫长岁月里。有一个团体天南海北地奔走,为人们讲述历史,传播故事,发扬了我国的戏曲文化,丰富了人们的心灵。

奶奶的好多故事都是听戏、看戏得来的,很多内容我都已忘记,只隐约记得有《卷席筒》之类的戏曲。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新白娘子传奇》首播的时候。奶奶变成了电视迷,每天一集不落地看下去,不会说普通话的奶奶,竟然把这部电视剧看得清楚明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奶奶年轻时听过以白蛇、青蛇为题材的戏曲。

我的家乡在鄂西北,那里与河南相接。所以,冬日里来村里唱戏的都是从河南来的豫剧戏班。对于豫剧我丝毫不懂,对戏曲舞台的搭建、布景,对戏曲演员的化妆、服装我都不了解。小时候的我们根本欣赏不了那些“咿咿呀呀”,我们爱的是那份儿热闹。

戏班子都是在冬天农闲的时候到来,来村里之后要驻扎一个星期左右,要唱完所有的曲目才离开。戏班子虽是不请自来,但来村子之后大家都热烈欢迎。前三季的农忙过去,唯独冬季比较清闲。这清闲的日子里痛痛快快地饱看几天戏曲,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尤其是一些爱好戏曲的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整日里喜气洋洋。附近村子里的人也会特意赶来观戏,有戏班子来的日子,几乎是“万人空村”。大人们是冲着戏曲来的,孩子们自然是冲着热闹来的。说实话,我喜欢那些过去的古旧的年代,我觉得那时的人们更加浪漫,更加有追求,至少在精神追求方面远胜当代。在那些偏远幽僻的小乡村,尽管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欣赏戏曲的心情,演唱山歌的雅兴,也还是有的,且参与度、参与面是深广的。

戏班子来了之后,就在村民家里住下,村长安排去哪家,就去哪家。他们带有自己的行李,只需几间空屋就能住下,没什么高的要求。 我上初一的时候,家里住过一次戏班子。班子里有几十号人,有大人、老人,也有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记得我在家写作业时,一个和我年纪一般大的女孩子走到我身旁,翻开我的书,看了看,问道:“你上七年级吗?”当时我觉得好笑,心想:“只有六年级,然后是初一,哪里来的七年级?若是这样计算,初二就是八年级,初三就是九年级。”其实,那是我的无知,七年级可不就是初一。现在想想那个女孩儿之所以对我的书本那么感兴趣,也许正源于她内心对书本的渴望。小小年纪就随大人到处漂泊,四处歌唱。只可惜我不爱看戏,也不懂看戏,竟没有去看看这个女孩儿在舞台上作何扮相,唱什么曲目?这成了我后来人生中的一个小小遗憾。

戏台一般由戏班班主指挥,村民们帮忙搭建,所需的物品都从村民家里取。那时的人们都很无私,也异常团结,只要是村里的事情,集体的事情,就是每个人的事情,没有人不支持。所以,有物者出物,有力者出力,这戏台很快也就搭起来了。更何况村里人觉得戏班在哪个村里搭台唱戏,是这村里的荣耀,一定要认真地操办,不能让邻村人笑话才对。

正式开唱的那天晚上,戏台下人头攒动,有些人还特意把女儿从婆家接回娘家看戏。本村人大多搬了椅子前去,有些邻村人没带椅子的,也到村民家里随便借了椅子,用完便还回去。我想努力回忆起戏台上发生了些什么,只可惜找不到一点儿影子。耳朵里只隐隐存有戏台上锣鼓喧闹之声和戏曲演员哼出的“咿咿呀呀”声,仅此而已。但台下的观众,坐着的或站着的,个个脸上挂着笑,一副满足的样子,还有一阵阵的喝彩声,这些又说明了一切。

戏班子来转乡巡演的时候,村里人像是参与了一次盛会,他们的那些快乐已经远胜于戏曲本身。虽然我就是个戏曲之盲,但这也并不妨碍戏班子带给我欢乐。直至今日,想起有戏班子到来的冬日,还依然觉得那些冬日格外温暖,格外快乐。

现在有了电视、电影,甚至网络,我明白乡村里的戏班子似乎是一去不复返了。至少它曾经的那些观众现如今都已渐渐离开这尘世,只剩下如我这般虽不爱看戏,却对戏曲还有着一丝丝依恋的人。戏曲文化不会消失,但乡村里的戏曲传承却从此断了线了。

相关文章

  • 难忘的春节看戏

    在我八岁以前,每逢年初二后,村子里就来一帮戏班子。大概有二十来人。这是年前村长征得村民们的同意,集钱请来的戏班子。...

  • 戏班子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戏班子下乡演出了,反正我是没见过了。 小时候最喜欢有戏班子来十里八村演出,他们一般一演就是五六天...

  • 戏班子

    “怎么样,昨晚上爽不爽?” 目露凶光的男人眼里怒火正盛,伴随话语袭来的是紧钳着梁应辰颚下的五指,男人下了狠劲儿,力...

  • 戏班子

    村头的水泥墙上被喷上的唢呐团已经十几年了还没有被涂掉,深蓝色的字体逐渐变得暗淡,却没有一下子消失。在人们口中...

  • 孔子的礼(8)

    ——《乡党篇》复习之八 【10·8】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白话】乡里的人举行乡饮酒...

  • 黄皮子看戏

    早些年,镇上有个草台戏班子,这戏班子人不多,名气却挺大,附近几个村子里谁家有点红白喜事都愿请这戏班子去热闹一番。 ...

  • 中秋思乡

    不知故里月, 谁是同乡人。 望月欲还家, 共赏八月花

  • 祭乡人 ——八句

    旧地重踏闻新丧,贫人多疾盼安康 野村厚朴有拙妇,远子回乡无亲母 山下哀乐阴接天,堂前长泣悲扎眠 乡邻犹记平生善,白...

  • 老虎把孩子当亲闺女养,亲娘却是这个下场

    9月份,天气转凉。 同安村迎来了大丰收,为庆祝,村长托人请来了南城的戏班子。 大戏连唱三天,村民们情绪高涨...

  • 无鞘之刃

    三个带刀武士盯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外乡人追到村外的山坡上,看样子心怀不轨,绝非善类。 外乡人似有察觉,忽然停下脚步,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乡人(八)戏班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zw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