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初中推荐阅读书目,我当时看了的感受是:祥子也太不顺了,明明是一个老实勤快人,却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外界挫折重头再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不断被生活改造,最终堕落成另一个极端,叫人心痛。
现在再看,理解的更深刻了。
海明威曾写过: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然而不幸的是,在祥子这里,他被打败了。
祥子究竟被生活击打成什么样子?
1.从执着追梦到放弃梦想
曾经的祥子,年轻肯干、踏实勤奋,为了买车梦勤勤恳恳地存钱,执行力高,认为拉上自己的车只是时间问题。
他也确实做到了,花了两三年时间攒够了血汗钱买到了自己的车,成为了自由的车夫。可惜却接连遭遇变故,失去车、失去积蓄、结了婚、没了老婆……
祥子不是没有想过重头再来,只是在一次又一次变故中,逐渐看清自己的命运,看清生活的真相:
“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像个人似的。在这一段里,该快活快活的时候还不敢去干,地道的傻子;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
老舍这段话太真实了,对于穷苦的人来说,年幼和年迈是两道坎,只有中间身强体壮的时候,才有些希望。老舍写出了穷人的命运。
而最终祥子放弃了自己曾经的梦想,不再想做个上等车夫,只想今朝有酒今朝醉。
2.从自律要强到浑浑噩噩
刚到北平的祥子纯真朴实,从不沾烟酒和那些坏习惯,舍不得吃穿用度,他只想拉上自己的车,跑出好看的姿势,展现自己的壮实和力量。哪怕身体不适,他也会硬逼着自己坚持下去,执行力非常强。
然而在生活一次又一次的重创之下,祥子的思想也开始有了变化,他开始胆怯,也会不想拉车,开始怯着天气想要偷懒。他开始认为努力无用,命运一眼就能望到头,他也就逐渐懒散了起来,开始混吃混喝,抽烟喝酒,能卖的都买了,不留给以后,然后去吃喝嫖赌。
最后就靠别人婚丧嫁娶时拿拿轻便的东西,梦游一般度日,被打了也只是低下去去找烟头。
3.从爱惜羽毛到败坏名声
祥子原先是很体面的,也很要强、义气。
他不会和其他车夫抢生意,只专心拉自己的车,他的追求是又快又稳,一不小心让坐在车上的曹先生摔了,还懊悔羞愧,觉得砸了自己的招牌,要辞职。
祥子最笨,口齿不伶俐,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参与其他车夫的闲聊,只会憨笑着和坐车的人讲价,甚至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坐上吧,瞧着给!”
也因为实诚,所以眼里常有事,也会做事。住在刘四爷的厂里时,常会擦车、打气、抹油,因此刘四爷一开始才看他顺眼;做包月的时候,也常给主人家打扫做活。
但逐渐的,祥子慢慢从生活对他的磨砺中醒悟过来,一点一点被生活改变。
他从一开始的爱惜车到后来无所谓、不讲究,也开始和其他人抢生意,到后来拉车中途谈价、中途倒车,他也不再追求快和快所带来的光荣和赞赏,而是慢吞吞的,曾经他以流汗为荣,现在却开始心疼自己出的汗。
他也学会了和其他车夫打交道,请抽烟、陪酒、随人情。他也不再会主动帮忙,反而开始占别人的便宜,能占一点都觉得满意,还利用自己过去的好名声去借钱,直至榨干自己的信誉。
《骆驼祥子》实际上就是祥子的堕落史,他不是突然地沉沦,而是在生活一次又一次的鞭打中,逐渐改观,他也曾在追寻和放弃中徘徊,只是每一次的选择都在消耗他的意志、信念。
在老舍的笔下,这个进程非常吸引人。从最开始“红扑扑”、“健壮”、“体面”、“有生气”、“高兴”、“欢呼”这些非常向上明亮的词语,到后面“平静”、“发黄”、“强打精神”、“有气无力”的负面阴郁的词汇,都让读者能够更加明显地感受到祥子的这种变化,也就更加哀叹。
看着祥子的变化也很有感触,每个从象牙塔走进社会里的人,都或多或少会被逐渐改变。从不善言辞到交际往来,从单纯踏实做事到学会表现自己,不是说这些改变不好,只是很多人都是赶鸭子上架,在社会这所学校里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祥子的悲剧在今天看来,也许是阶级固化的表现之一,而现在的年轻人也同样遭遇着这样的困境。但不管是改变世界,还是被世界改变,都应当尽量避免受自身所限,被自己所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