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小孩子之间,特别是相差在5岁之内的孩子,大人不要刻意跟大的孩子强调他是哥哥还是姐姐,不要给大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让他觉得对比自己小的孩子要处处照顾,处处忍让,这样会埋没了他们的真性情。
我当时觉得挺有道理,毕竟一个5岁的孩子还只是一个孩子,他没必要承受太多别人强加的意愿。所以对于浩和溪,我一直秉承着这个理念,不刻意让溪叫浩哥哥,也不刻意让浩叫溪妹妹。事实上,浩只比溪大了1分钟,更准确地说是先被医生抱出来一分钟。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时辰文化里,剖腹产已经完全破坏了大自然的生产规律,所以如果深究时辰的话,他们俩都有当老大的可能。我甚至一度怀疑他们俩可能都没有相差一分钟,只是医生为了方便区分才刻意做的声明。而浩却因为这莫须有的一分钟,注定成了一辈子的哥哥。
相对于之前提到的5岁的年龄差,浩和溪的一分钟之差,真的太不值一提。我们没有刻意让他们意识到彼此的区别,却并不代表他们自己没有发现。男孩和女孩最明显的区别的,首先表现在身体方面,浩个头稍微高一点,虽然瘦小得可怜,可是动作却出奇地快。近来在家更是经常欺负溪,也许他是觉得好玩,没事揪揪她的头发,瞅准了一把把她的玩具抢走,打了人就跑,每次都搞得溪在那里哇哇大哭,跟我们告状。我只得拉着溪去找浩评理,每次浩都低头道歉并信誓旦旦地表示不再欺负妹妹,可是没几秒钟就又忘记了。所以一天里这个场景会重复好几次,实在没辙了,我就叫溪不要跟浩一起玩,可小孩子忘性大,不一会又凑到了一块。
想着在家的场景,我特担心两个人在学校打架。跟老师沟通以后,却发现结果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老师口中的浩除了上课搞点小动作,午睡不配合以外,在照顾妹妹方面真的很值得表扬,平时要拿什么东西,他都主动帮溪拿,而溪在学校也很依赖浩,刚开始睡觉都要抱着浩,回答问题和上台讲故事也拉着浩。
我突然意识到,或许我之前错了,小孩子不知不觉地已经给自己做了定位,浩和溪之所以在学校和在家里有这么大的区别,很大的可能是在学校老师有强调或者浩把自己代入了哥哥的位置,他觉得爸爸妈妈没在,自己潜意识地要保护妹妹。而离开了家人,溪清楚地知道浩是最亲的人,只有浩会陪着他、保护他,所以溪依赖哥哥。两个人都代入了彼此的位置,所以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为了映证这个想法,昨天溪又被抢了玩具找我告状的时候,我故意对着溪说:“你下次叫浩叫弟弟吧,哥哥都是保护妹妹的,只有弟弟才不懂事老是抢东西呢。”
浩这边一听急了,“不,我不要做弟弟。”
“那你老是欺负妹妹,都不是哥哥了,以后溪叫你叫弟弟算了”。我示意溪配合我。
“我要他做我的哥哥。”溪每次都没出息地拆我的台。
浩为了不要做弟弟,马上把串珠拿出来还给了溪。溪拿到东西又开心地和浩一起玩了起来。
吃晚饭的时候,两个人被拉上了饭桌,又开始了没食欲+硬塞的模式,饭量小、吃饭慢耗时长已经成了这俩的一大疑难杂症了。看着别的小孩大口大口吃饭,我特别希望能把人家的嘴巴借来装到这俩小家伙头上。为了让这俩吃饭,我们家是到点就要动武,纵然这样,除了哭声,该慢还是慢,该不吃照样不吃。
看着两个小不点心不在焉的样子,我灵机一动,把他们最喜欢的小妹妹的照片翻了出来,趁机说:“看看小妹妹,这么小就可以吃一个香蕉了,等过年回家的时候,她都长得比你们高了,到时你们都成了她的弟弟和妹妹。”浩一听着急了,赶紧埋头吃饭,那顿饭不仅吃得很干净,而且全程不要奶奶喂。溪看浩加油了,也赶紧追上,不再像往常一样你这边催,他们那边应付。
尝到了甜头的我,把这个引导术充分运用到他们刷牙和洗澡的事情上,每次浩都中计,然后溪乖乖跟着哥哥。
其实这就跟我们成人世界一样,一个人一旦有责任感,就会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一定的标准做事,并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动力和专注力。而如果一个人没有定位,淡如空气,那么他的人生就没有目标和追求,更无从责任感一说。所以与其说我对浩和溪用的是一种策略,不如说我把责任赋予了浩,他觉得自己是哥哥,那就只做哥哥该做的事,并且从心里给自己做了榜样的定位。
我不否认前面的文章说得有道理,可是从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来看,身份代入,责任感区分确实对两个人的行为有很大的规范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