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部高分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讲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它的豆瓣评分高,我应该不会在看了第一集之后继续看下去。因为一开始节奏很慢,人物又多名字不好记,更重要的是,它跟现在很多主流电视剧不一样,它讲的是一帮老人既有寂寞又有狗血的老年生活,那么琐碎又冒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女主人公阿莞阿莞是个作家,阿莞妈妈希望她写一本关于自己和自己朋友的故事,阿莞的回答说出了现在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心理写照,现在谁会花钱看老年人的故事啊,现在的人对他们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
阿莞的妈妈,兰熙阿姨在坚持看了几集之后,我慢慢品味到了该剧的妙处所在。准确来讲,这部剧没有女主男主,兰熙阿姨和她的朋友们的晚年生活构成了剧情的主线。一开始看确实不太容易被吸引,一群迟暮的老人,一堆鸡毛蒜皮的家常,可是坚持看下去,你就会发现这部剧之所以出色,就在于把一群老人的日常生活和人生感悟拍得细腻又真实。她们会因为无人陪伴而寂寞,会因为女儿的感情生活而烦恼,会因为日常小事而争吵,会因为年轻时错过的爱恋而遗憾;就算是身为过气明星的英媛阿姨,卸下了明星光环,也只不过是有着人生遗憾和生活烦恼的凡人罢了。
人生本来就是狗血的私以为真正的好作品不是让你一股脑的发泄负能量之后除了坏心情什么都剩不下,而是值得你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句话,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对于人生的反思,能够让你在知道人生本就是琐碎而又狗血的真相后,还能带来过好狗血人生的智慧。
这部剧,因真实而动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她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那些缺点一点都不刻意,都是符合她们性格和年轻时候的经历的,真实得我们几乎会以为这个阿姨就是隔壁邻居家的大婶儿,或者干脆是自己的父母。正是因为这份真实,所以我们常常会看着看着感到羞愧,我们自以为对父母已经很好了,其实只不过是自我欺骗罢了。
害怕得老年痴呆而连累子女的喜慈阿姨像公主一样被人照顾了一辈子的喜慈阿姨在老公的葬礼上,偷听到了大儿媳妇的抱怨:“为什么先死的不是婆婆啊,反正她什么都不会”。为了证明给别人看自己一个人也能生活的很好坚持独居而让小儿子去照顾瘫痪的岳母。总是害怕自己得老年痴呆而连累子女,最后却还是得了老年痴呆症。
喜慈阿姨和她的初恋而自诩有孝心的小儿子却一直没有发现母亲因为寂寞和幻想症而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在自己母亲很渴望人陪伴又与初恋重逢的时候,不是欣喜于母亲晚年能有人照顾重获幸福,反而首先想到的是母亲一大把年纪了还谈恋爱会给自己丢人,也会给死去的父亲抹黑。看啊,孩子们总是说一套做一套,我会好好孝顺您的,会照顾好您的,可是父母不说,我们就以为他们真的过的很好,不需要陪伴也不需要幸福。
晶雅阿姨人们都说爱是向下传递的,父母更爱自己的子女。为大男子主义的丈夫和三个女儿操劳了一辈子的晶雅阿姨在人生的晚年把这辈子受的苦和委屈以离家出走的方式发泄出来的时候,女儿们全都只顾着自己的小家庭而不理解她,甚至因为不想给爸爸做饭和害怕自己的婆家取笑而埋怨妈妈自私想让妈妈马上回去。
你看我们口口声声要父母理解我们,可我们却极少地真正去关心自己的父母想要什么,被使唤了一辈子,当牛做马,只想睡到自然醒过两天喘气的日子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心愿都不能被理解。难怪阿莞会说,作为子女,我们都没资格流泪,因为我们都太厚脸皮了。
不善表达的父亲石均叔叔像所有老一辈的父亲,固执,大男子主义,不善于表达,其实也会为了女儿跟人大打出手。这部剧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告诉了年轻的我关于人生的一个真理,那就是:没有一个人是可以轻易贴个标签就能代表他的全部的。用我们今天喜欢脸谱化的标准来看石均叔叔真是个坏人啊,直男癌晚期,对老婆脾气那么坏。可是人性是复杂的,在意识到自己的罪之后,他会努力去弥补,除了大男子主义这个缺点外,他其实也是一个友善的长兄,一个疼爱自己女儿的父亲,他到底是好是坏,我想只有综合评价了之后才能判断。
人性是复杂的,人也是 阿莞我们和阿莞一样,最先考虑的永远都是自己。我在跟我妈吵架之后,苦大仇深地不搭理她,满脑子只想着收拾东西离家出走,当晚胃病犯了吐了一夜以为她也不会搭理我的时候,她会心疼得连衣服都顾不上披就过来照顾我;我会对朋友煮的一碗冬瓜排骨汤感动得热泪盈眶,却忘了她给我做了二十几年的饭,毫无怨言。
大概是最近情感类的自媒体总是爱渲染父母都是多么多么不称职,长辈有多么多么烦人之类的吧,所以我们谈起父母,谈起长辈总是一脸嫌恶,一点点缺陷就会无限放大,看啊,我爸妈果然就是糟糕透顶。然而事实上,除了少数极端情况下的奇葩父母外,哪里有那么多不可谅解。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是凡人,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同样也不乏爱我们的那颗心,也有为了我们过得好、过得更好而付出自己的全部去努力的过去。
他们那代人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和生活环境的限制,不是很懂现代教育理论,不那么会教育孩子,老了也不太跟得上时代,所以更需要子女能跟他们沟通,告诉他们新玩意儿怎么用,新时代在怎么想。亲子关系本来就是个复杂而又多样的关系,这个复杂的命题,不该被片面地解读,不应该只有为人父母的责任,也该有为人子女的包容;而亲子和谐相处的智慧,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每一个家庭,每一对父母都不尽相同。
我在今年正月与一个好久不联系的朋友加上了微信,他也会问我工作没,现在在干嘛,打算怎么办。我心下诧异,怎么跟三姑六婆问我的一样,他认真地回答我,好久不联系,既想关心你又不知道你的近况,当然会先问一问。所以你看,那些长辈他们不一定是想给你难堪,只不过是既想关心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所以只好问些毕业了没有,在哪里工作的大众话题。
作为子女,我们都太厚脸皮了父母有父母需要反思的问题,作为子女的我们同样也没有那么完美。缺少耐心听他们碎碎念,缺乏包容心理解他们那过时的思维,忘了他们也有过年轻的时候,有过闪亮的岁月。我曾经因为觉得跳广场舞丢人而拒绝我妈的邀请陪她去跳,反而是我的两个闺蜜跟着她一起跳。我想跟她说声对不起,想告诉她作为领舞的她真是魅力四射又光彩照人。多点耐心吧,好好珍惜跟父母不多的共处岁月吧,不要等到父母临死的那天才与他们真正的和解。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文章转载请务必私信我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