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济学思维方式 读书笔记

经济学思维方式 读书笔记

作者: 凡有所讲皆是虚妄 | 来源:发表于2017-12-29 17:31 被阅读0次

社会协同重要性:

在这种状况下(没有社会协同),产业是无法存在的,因为其成果不稳定。这样一来,举凡土地的栽培、航海、进口商品的使用、舒适的建筑、须费巨大力量移动与卸除物体的工具、地貌的知识、时间的记载、艺术、文学、社会等都将不存在。最糟糕的是,人们将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将会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

禅修如一味追求遗世独立,找天道自然就会失去人类社会协同的功效。所以我们要妥协,修正解释我们的信仰去赚钱,工作,入世。不只是为了满足欲求和养家糊口责任,更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哪怕种地采果子,人类这个物种个体生存能力有限,唯有协同,才能生存在自然界。(抛弃当和尚吧,看着选一个稍微清净的行当倒是有可能)

经济学思考方式:

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的行为和互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基于期望的额外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

经济学研究人们的选择及其无意的结果——未预期到的副作用

人们基于他们期望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

(  这种的行为描述与 经济学人的利益做大化的 描述异同 在于 一切都取决于人们把什么东西看作收益和成本,以及他们以怎样的相对价值衡量这些收益和成本。经济学理论不否认慷慨、公益精神及其他美德的现实性或重要性。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关注三个方面:第一,行为(actions);第二,互动(interactions);第三,结果

行为:

对行为的关注强调了优化(economizing)和权衡(trade-offs),或者说取舍。

我们通过取舍实现优化,从而实现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来得到最优结果(自己想要的最大收益)

互动:

对个体研究的核心是对行为,对取舍合理分配的研究。而群体研究出了上述,更重要的是对互动的研究( 就是个体计划的多种多样甚至互不兼容)

我们通过优化以应对稀缺问题;至于需要与成千上万我们甚至不认识的人合作,则需要通过参与协调过程(coordinating process)来应对。

结果:

在具体追求收益最大的目的下,个体自主优化和群体协同作用造成了“无意的结果”。如早高峰复杂的交通,如社会主义问美国为什么面包生产这么高效,把负责面包生产的找来教教我们,美国人说,我们没有人负责这个。

这种无意结果如何产生的原因研究激发了经济学思维研究。

除了以上三点,关于经济学思维研究另一个表述性逻辑在于:

因为需要高效生产,分工和专业化成了必须。此基础上,高效的交换机制也是必须。(你只做一个事,很熟练,很高效。但是前提是你能用你做的交换来其他生活必须)

怎么保证高效交换,也激发了经济学思维方式。

以上问题的答案:

 通过相互调整进行合作

经济学理论主张,你的选择和计划会改变他人可供选择的机会,而人们在交互中所产生的净收益会不断变化,社会协作就是对其持续相互调整的过程。

举例在于高速上四个车道,为什么总是能被高效的应用。因为大家都希望不同变道(改变策略)获得最大收益(最高速到达),自发决策相互作用持续产生净收益,高效运作,比起进门时候规定每辆车必须走哪个车道更高效。

(但是如果一些人,一些车,因为天赋平均速度要快很多(资本优势,权利优势),就可以遥遥领先到最前方没有人或者人很少,获得更小竞争更优环境(当权精英阶级),均速很慢的车大量在后方拥堵(中产/民众)。更多竞争冲突更狭窄通道。反而最后慢慢悠悠不在乎早晚到达的人成为才能和最快的享受一样待遇,没有拥挤(禅修者,苦行僧,不追求GDP追求幸福感的国家))

所以产生的持续净收益(道路清空畅通)是会分享到个人(每个人都很畅通)还是会持续叠加到部分人群享受?(高速的前段越来越畅通),就像这个社会收入总财富会分享给民众还是顶层积累?(欧洲中产比例很大的社会是前者,中国是后者,基尼指数太大了)

产权是经济学思维的基石的游戏规则

偏差:

1 我们(经济学研究)都假设人们在基于成本和结果做出选择,

我们假设社会现象都是人们选择的结果,特别是无意的结果。

有没有不是选择的结果呢?天道自然,冥冥宿命?有可能,不知道。这些就是偏差

2 经济学认为个体的选择是基于成本和结果。综合最优考虑是理性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的选择受到欲望,情感等支配

纵然有上面一些偏差但是这些偏差,不能作为错误的一句。还是可以认为是经济学家的心。就像物理学家认为能量守恒一样。这些信仰似的条款支撑着他们在这个学科进行探索。

完全放空自己是得不到任何求知的。唯有心中有一些东西脑子里有一些框架才可能去和求更多的知识

去掉一些不相干因素假设一些既定因素的定理。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个学科。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想要更高的收入?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有一次以委婉的口吻谈到,人们之所以被金钱驱使,并不是因为他们贪婪,而是因为金钱能使他们更好地支配自己的生活。当大多数人为了得到高收入而付出代价时,你认为他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以上只是第一章读书笔记 我看了五章  印象笔记做了五章笔记 太懒了 之拷贝过来一章 而且没读完  不过不重要 我估计少有人会看到这里 end

相关文章

  • 经济学思维

    经济学思维 李子旸 11个想法 自序 经济学的分析与思维方式是指什么?是指分配与放大吗? >经济学的分析和思维方式...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美国亚马逊长居榜首的经济学通识读物,美国公民学习经济学的入门佳作。《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

  • 管理经济学(1)

    管理经济学的目的 帮助分析规律,建立管理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一:通过塑造环境改变人的行为; 1.100元掉...

  • 从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谈起

    今天在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书时,作者谈及经济学家是怎么思考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这时我想到的是,既然经济学...

  • 六月读书计划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You are not listening 《大脑修复术》

  • 经济学思维方式 读书笔记

    社会协同重要性: 在这种状况下(没有社会协同),产业是无法存在的,因为其成果不稳定。这样一来,举凡土地的栽培、航海...

  • 与其关注基金股票,不如看看经济学原理

    学习经济学,重要的不是记住一个具体的结论,而是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笔者做了几点归纳。 1、人的社...

  • 晨读分享«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晨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核心内容推荐,有如下分享: 1. 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财富就是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

  • 滴,你的经济学思维养成攻略,请查收!

    导言 经济学思维是指认识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揭示经济本质、指导经济行为的思维方式。 好的经济学思维具备的特征有...

  • 从成本角度理解盈利与亏损

    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里面,有一道题说:“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济学思维方式 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cw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