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的家庭聚餐,今天终于又可以恢复啦~
几家人数年来似乎已经习惯了周末在一起,吃个不大不小的餐,然后聊东聊西,从午餐到晚餐,然后带着各自的孩子各回各家。
晚上一个人开车的路上,脑袋倒是没停地转着,想着“教子当如……”的事儿。
观察了家里几个孩子的成长,平时聚在一起也会聊聊谁谁谁怎么样,另一个谁谁谁如何如何。
想着A太闹腾了,如果可以有B的乖巧就好;
又觉得如果C补充点A的活跃该多好;
想着又觉得B各方面都挺好,做事再仔细些就完美了……
突然就笑了,想起母上总说我:“你看谁谁谁就对人家妈妈如何如何”的时候,自己对母上大人说的:“你希望我集合所有你想要的优点,但我是人,不是AI智能。”
于是想到,A确实闹腾,但这种活跃的性格让TA比同龄人多了很多体验,可能确实无法像常人印象中的模板那样去生长,但TA是最有可能反抗伦理束缚活出自己的孩子。
B很乖巧,乖巧又懂事,讲道理、懂礼貌、学习主动,似乎是家长心中“好孩子”的标兵榜样,然而在精神分析的理解中,我们通常会有个假设:“你这么乖,小时候一定没人疼吧?”听起来就很心疼的假设……如果没有这份乖巧,谁能知道这孩子如何才能在家中竞争得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C呢……D呢……
每一个特点,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无论是“缺点”或是“优点”,一如黑格尔所说的“存在即合理”,也如我们心理分析中的观点,即便是完全相悖的行径,有可能其核心是一致的,表现的乖巧或闹腾或需要督促,其核心皆是“我需要你看见我”。
今天晚餐时,我们都开始用餐了,孩子不肯吃,站在餐桌前要求互动玩游戏,我们多次催促说吃完再玩,最后孩子生气了,大声吼到:“他(爸爸)吃完饭就去看电视看手机,根本不会陪我玩!”
孩子用最原始的语言——行动——向我们表达诉求,如果没有发现其根源,没有协助其发展出高级的表达方式——语言,很有可能我们就成了孩子某些习惯性行为的助燃剂,一边在语言上阻止孩子的行为,一边在无声的互动中肯定了这种行为的有效性,最后还要指责孩子“为什么你不能听话?”
再想到“教子当如……”的时候,我想到了“如其本身”。放下各种杂念与“幻念”,看看孩子的特长,观其如是,观其如实,如何协助其将特长发展到有益于己、有益于社会的方向,远比让其按照我们的设想去扭转他的人生道路更为切实。
做完整的人,放下“完美”的执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