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
如今是一个追逐个性的年代。当精英们希望孩子做一个“平凡的人”,而不是都像曹操一样企盼“生子当如孙仲谋”时,教育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些希望孩子永远幸福快乐的父母,或许是在地球绝大部分森林已经消失多年后全都忘记了丛林竞争法则,认为这世界上没有洪水,没有恶兽,钱就像阳光,可以让孩子永远做一只在太阳底下的小兔兔,萌萌哒就好。殊不知,丛林永远不会消失,即使没有了树木,只要有人,一个虚拟的丛林便悄然建立。
有没有告诉过孩子无论你在太阳温暖的照耀中还是月下凄冷的风雨中,都要努力适应环境,并具备勇于竞争的意识?
当孩子走向社会,社会更是丛林。商界、政界、文艺界……哪个不是明规则潜规则暗流涌动?稍不小心就马失前蹄。恶兽不在人群中,而在人心里。当他面对更加残酷的社会,面对更加冷漠的人际,他将如何打拼?
一直相信,无论时代价值观如何更迭,有一点要毫不犹疑地坚持下去,那就是教育孩子——“追求卓越”!人类要发展进步,家族要传承革新,我们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把下一代变成更优秀的人,让他们更强壮,更聪慧,更有力!
父母不能让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能让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学识的积累、性格的养成、智商的启蒙、情商的培育,还要帮助他树立理想、激发兴趣、制定规则,保持活力……一切都需要平衡。
有次在上海听台大吕世浩教授的课,恰好讲到清代皇子们的教育问题。他说清代皇子们的教育是历朝历代最成功的,即使嘉庆中衰,清末覆国,但该朝从未出现过汉灵帝、唐武宗、明万历等不学无术的荒唐皇帝。清代国运衰退不可避免,但清皇帝个个“勤政”,与皇子教育完善不无关系。
清代皇子们的教育怎一个“苦”字了得?
能想象吗?每天早上天还不亮,大臣都没来上朝,小太监们都倚在柱子上假睡呢,小皇子们就已经起床去上书房学习了。清朝规定,皇子6岁(虚岁)开始读书,学习内容不仅有满汉蒙三种语言,更有文史典籍,骑射武艺等等,皇子读书的时间为“卯入申出”,也就是早晨5点至下午3点,没有午休,全年只放五天假!
康熙皇帝自己回忆说,他五岁开始读书从不间断,累得咳血,仍然坚持。每日老师给指定这一段要念120遍,之后再背诵一段新的内容,直至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完全背下来。一世盛名,岂是轻易能够获得?
吕教授总结了一句清皇族教育理念——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这并非真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凶狠残暴的人,而是希望后辈能有魄力手挽狂澜,超越前人,安邦定国。
网络图片
望子成龙是全天下父母最真挚的愿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