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要错过孩子的敏感期

不要错过孩子的敏感期

作者: 爱儿注意力训练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17:46 被阅读0次
不要错过孩子的敏感期

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你错过了这个季节,就很难弥补与改善了。小麦收割要讲究时机的把握,“一夜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如果不抓住小麦收割的黄金时期,过后就会遇上大风和连阴雨,就可能造成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一定要抓住孩子成长的敏感期进行教育,如果错过了孩子成长的敏感期,那么孩子的未来就会很辛苦。

    可有多少父母知道,婴儿刚出生时喜欢看黑白相交的地方,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彩球?他为什么爱吃手,还对非常细小的东西感兴趣?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还会再扔掉?为什么孩子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大人的建议通常不大受采纳,如果大人强硬干涉,孩子就会生气而哭闹?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敏感期。

2017年|秋

    教育范畴内的敏感期,是指在婴幼儿0—6岁成长的过程中,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内,孩子专心吸收环境中对自身有影响的因素,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这一时期是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成长敏感期是蒙台梭利博士提出,拜读台湾感统专家王臻惠老师的著作《有能力的爱》,关于敏感期的观点,我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整理和深入理解,得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我们对任何一个敏感期进行压抑,都会成为孩子性格发展的缺陷,甚至演变成人性的弱点,所以,我们这些家长一定要知道敏感期的特点和处理方法,为我们的孩子按照他自己的轨迹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

    以下摘录【有能力的爱】书中对几个重要敏感期的说明与指导。

幼儿敏感期之一

口腔敏感期

    一般的孩子在出生后3—5个月会出现口腔敏感期现象,他们在这个时期特别爱吃手、拿到东西就喜欢往嘴里放,又因为一般孩子在3个月后口腔会开始分泌唾液淀粉酶酵素,特别会流口水,所以,常常会把手和嘴巴附近的脸部弄得湿嗒嗒,不了解这个自然生理现象的婴儿照顾者,就因此常常制止婴儿吃手或拿东西放嘴里。

    【有能力的爱】书中提过,成长敏感期是生命自我完善的一种本能,只要是地球人,通常都是这样长大的,也只有经历过这些敏感期的孩子,才会真正长大成“人”。成长敏感期的出现,就是让孩子在某个特定期间,重复某种特殊行为, 以完善某种能力。缺少某个成长敏感期的发展,必定影响后期某种能力的建立,这是大家要有的基本观念。

幼儿敏感期之二

抓握的敏感期

    一般婴儿在6个月左右出现五指抓握的敏感期,孩子特别喜欢拿到东西就扔,如果该物品扔了之后还能发出声响或产生跳动,孩子会更开心。

    这个敏感期如果充分发展,孩子的手指抓握力就会提升,手指分化能力也会提早成熟,对物质属性的观察和了解也会增加,手腕的灵活度和视觉追踪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在进入幼儿园之后,所有能力就汇集在孩子的精细动作表现上。

幼儿敏感期之三

爬行敏感期

    爬行是孩子的身体第一次遇到较强烈的双侧肢体协调动作, 这个动作能够促成大脑皮层中心沟的形成, 并促进大脑双侧功能区的分化完成, 如此, 脑部各功能区才能专责化, 孩子的身体因此能得到大脑更明确的指令, 而身体传给大脑的信息也才能更正确有效地被解读。

    大脑双侧分化不全的孩子, 因为脑功能区专责化不完全, 大脑常常模糊而混乱地指挥身体。 这样的孩子是最辛苦、最得不到帮助的一群, 因为他们各项表现都似乎很正常, 能专注、 认真, 智力也不差, 然而, 他们却是用效能最低的方式使用身体---身体大片用力来执行一个小动作。

    一般而言,从7个月开始爬的孩子,需要爬到12个月过后才能完成大脑功能区的分化。但是,大脑各功能区的执行能力在1岁后仍需继续强化,所以建议1岁之后的孩子还需继续爬行到1岁半。

幼儿敏感期之四

语言发展敏感期

    孩子在胎儿时期约6-7个月左右,耳朵已经发展完成,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所以当胎儿一出生就能认出母亲的声音,然后会转头寻找声音的来处。由此可知,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能从妈妈对其哭声的回应中,慢慢建立自己的沟通模式,进入前语言期阶段。

    孩子从出生到掌握语言,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而语言发育的关键期是2-4岁。专家认为,9个月到24个月(2岁)是理解语言的关键期,2岁到4岁是表达语言的发育关键期。此时学习语言效果最佳,而且获得的语言习惯最容易长期保持下去。

    语言并非与生俱来,孩子的每一个语言发展阶段与其发声器官、神经系统、生活经验与表达动机都有密切关系,虽然每个孩子语言发展的过程不尽相同,但一般都会随着发展阶段成长。所谓关键期,指的是孩子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在关键期,孩子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接收外界的资讯,如果照顾者能适时给予大量刺激,加上孩子本身的潜能,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将会飞快地进步。

秩序敏感期

    从孩子一出生, 就有个“内在秩序感建构”的敏感期, 它的发展从零岁持续到三岁左右。 而其明显的外在行为表现会出现在二岁左右, 即所谓的“秩序敏感期”现象。“秩序敏感期”的行为特征就是: 执拗。 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 大人的建议通常不大受采纳, 如果大人强硬干涉, 孩子就会生气而哭闹。 同时,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事物的完整性、秩序感和所属权力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 如果这些条件被破坏, 孩子也会哭闹着要求“复原”、“重来”或坚持“我的就是我的, 你的还是我的”。

    遇到孩子正值秩序敏感期的家长如果不理解这个生命成长的必然经历, 通常会妄自批评孩子, 说孩子“固执”、“脾气差”、“不懂分享”、“霸道”、“死脑筋”……等等。 其实, 这个敏感期有其非常重要的内在能力要建构, 需要外界事物给予相应的对照和重复的印证才能形成。

    秩序敏感期充分满足之后, 孩子的分类、归纳能力就可以得到发展和提升, 这会增进孩子在处理事物上的条理性、组织能力和计划能力。

    由于内在秩序感的建立, 需要外在环境的对应, 我们的神经细胞才能从中整理出记忆分类储存的框架, 在未来生活中, 应用这归类有序的框架来提取旧记忆或储存新记忆, 形成我们日后的组织计划能力和计划执行能力。

    这个内在秩序感的建立从零岁时的规律作息开始, 我们的生理运作机制就在追求一种井然有序、有理可循的条件, 这让我们可以在稳定的规律中“专心长大”。

    孩子出生之后到6岁,身体会出现一连串的成长敏感期现象。在孩子各个敏感期出现时,除了主动提供安全、丰富的环境刺激之外,如果家长还能应用维高夫斯基的“鹰架理论”,协助孩子发展所谓的“潜在发展区”,那么孩子的各个敏感期会在其各个基础条件建立好之后,提前发生。也就是说:充分运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方式引导孩子发展身体智能,孩子的各项能力有可能会超龄发展。

    王臻惠老师说,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要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也不显著。所以,家长应该对孩子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要有相当的了解,如果错过了这一关键期,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效果就很不理想,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不要错过孩子的敏感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错过孩子的敏感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hf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