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01.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高效育儿法》中的第2节:语言表达,孩子的敏感期可千万不要错过。
说到孩子的语言表达问题,早在怀宝宝的时候,就在很多育儿书中听到这个内容。
其中,记得印象最深的,是说孩子出生后,父母就需要多和宝宝进行语言上的互动,这样能够让宝宝更好的进行语言的输入。
于是涵涵出生后,每天和他待在一起的我,直接化身成为话唠一枚。
明明知道他什么都听不懂,但依然将“说”这个动作进行的津津有味,特自豪的以为,这就是对涵宝语言输入最正确的方式了,没有之一。
直到今天听了《高效育儿法》里面的孩子的语言敏感期这个章节后,发现原来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这一块儿,父母光“说”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还得多种方式并存,才能助力孩子更好的成长。
02.
那怎样做才不会错过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呢?
我们先从常见的几个误区着手来看:
1.第一个误区:家长过于善解人意,总是替孩子说话,很多时候孩子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家长就明白他需要什么了。还不等孩子开口,家长就立刻满足他。
自我反思:这一点我也入坑了,每次涵宝宝对着什么东西一哼唧,或者多瞅两眼,我立马就明白了他意思,然后很快速的帮助他达成了需求。
为此,我还曾骄傲的在老公的面前炫耀过,这是我同涵宝的默契。现在想来,好像每次这样后,涵宝是挺依赖这种默契的,能用哼唧和眼神解决的事情,他就绝不张嘴来解决。
解决方式:在涵涵学说话这段日子里,不让自己做一个太善解人意的妈妈。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多和宝宝说话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宝宝参入聊天的互动中来。
2.第二个误区:孩子一说错话,家长就立刻指责或强行纠正。更有家长在纠正的过程中,还会嘲笑孩子。
自我反思:涵宝还不会说话,听多最多最清晰的,就是他喊爸爸妈妈。有时候他高兴的时候会开心的叫唤,我也会同他一起参入进去。所以这一块儿还没有这样做过,但以后会注意让自己在这一块儿投入更多的耐心的。
解决方式:允许孩子犯错,并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
3.第三个误区:总是给孩子吃很软的食物,导致孩子的口腔肌肉缺乏锻炼。
自我反思:这块儿我做的很不合格,当初带宝宝8个月体检那会儿,医生就批评说我给宝宝吃的东西太软了,应该让宝宝多吃些硬的东西磨牙齿。
记得我问医生那样不会卡到宝宝吗?
医生那种鄙视的眼神和语气我现在还记得:“那你难道就让他一直不吃硬东西吗?”
解决方式:给宝宝的食物弄成块状或者条状的,也可以让宝宝用吸管杯喝水。
那么,梳理了误区之后,有什么好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开口说话呢?
1.把自己变成话唠
自我反思:这条目前做的还行,每天宝宝醒着的时候,没事就会在宝宝的耳边叨叨叨,我觉得等宝宝大了后,当他回忆自己的妈妈时,可能会用“蜜蜂”来形容了。
践行方式: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宝宝对话。比如换尿不湿的时候可以告诉宝宝我们正在进行的动作,喂奶的时候可以同宝宝将“饿”和“吃”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说给他听……
2.鼓励孩子讲故事,做孩子的听众
自我反思:涵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他会对着我们说“婴语”,特别是他在自己翻绘本的时候,会特别兴奋的在那里叫唤着,这时候,我也会附和着他的调调,同他一起依依啊啊的说着,他就会特别的开心和兴奋。
践行方式:可以借助绘本这个工具,根据孩子说出来的词汇量的大小、长短,太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提问。
孩子的回答正确与否都没有关系,反而是孩子参入的过程才更重要。
3.让孩子在社交中去提高语言能力
自我反思:社交真的很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的,虽然涵宝现在还小,但我发现,他在外面玩的时候开口的次数明显要比在家里呆的时候要多的多。
而且,当他和同龄的小朋友玩的过程中,情绪等各方面也会活泼积极很多。
践行方式:多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玩、多鼓励孩子交朋友。
03.
输出是最好的输入,今天的《高效育儿》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可千万不要错过的学习笔记到这里已经完成啦,我们下次再见!
年度基础营第283篇,1554字数,共累积32954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