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读后感

作者: 南人云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10:27 被阅读2936次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作者:余华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读后感
第一遍读后感

这是一本余华的杂文集,讲了很多。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成长经历,他为什么想要写小说,又如何成为职业作家。书中还包括了他对自己以及一些国内外经典作品的解读,从中了解到职业作家眼中的经典作品究竟经典在什么地方。

读完之后对余华有了新的认知,喜欢他的真实。接下来的书单有了,把余华的优秀作品读完。

本书的结构

这是一本杂文集,是余华在各种场合,各个时段的发言合集。每一篇都是独立的,但又互有联系,因为都是余华说过的话。看到后面甚至有些地方表达的内容是重复的,但并不妨碍阅读。

书名是第一篇文章的标题,而每篇杂文的标题都是从各自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中截取的。

本书表达的观点

因为是杂文集,分成各个篇章单独来看。

1.《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无论来自什么国家,属于什么人种,人性都是一样的。

2.《爸爸出差时》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在阅读或观看经典作品时都会将个人的经历代入其中,从而寻找到各自的共鸣。

记忆是存在误差的,有时候对作品的解读并不是作品的原意,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去欣赏这部经典的作品。

3.《我们与他们》

人的立场是处于变化中的,可以是“我们”,也可以是“他们”,这两者的关系可以是对立的,可以是互补的,也可以是转换的。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作者,首先要是一位优秀的读者。而要成为优秀的读者,就需要多阅读经典,同时善于发现经典作品中经典的地方,学习、思考,不要把眼睛放在那些微小的瑕疵上。

4.《我与东亚》

讲了作者的作品在东亚四国,朝鲜、日本、韩国、中国的一些情况。

5.《我的书游荡世界的经历》

讲了作者的书籍在世界范围的情况,有三十五种语言,覆盖三十八个国家。

6.《民族传统中的特别性格》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了解自己民族传统中特别的性格,然后在自己的写作中伸张这样的特别性格。

7.《好的译文应该和原作打成平局》

读者在阅读原著时,尚且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增强或削弱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某部分意思,更不要说用另一种语言翻译后的译文。优秀的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输给原作,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赢了原作。

8.《我的三个现实和梦想》

高尚与庸俗其实是共生的。

9.《给你一个烟缸,然后告诉你禁止吸烟》

虚构与非虚构的区别在于读者自己的主观感受,信就是真的,不信就是假的。

年轻作家要多尝试不同风格的写作,对将来有帮助。

写作过程中要抓住对象的特征去描写,比如八十年代的特征是西装,九十年代是选美,而现在的中国是“给你一个烟缸,然后告诉你禁止吸烟”。

10.《语文和文学之间》

语文有考试,文学没有。

一个好的读者应该怀着空白之心去阅读,一个好的作者应该怀着空白之心去写作,但是人们往往带着各自的经验去阅读或写作。

优秀的作品都是开放的,同样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读者,不同时期的阅读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阅读是美好的约会,当约会的两个人敞开心扉之后也就意味着他们相爱了。所以当你在欣赏一部作品的时候,这部作品也在欣赏你,因为作品向你敞开了,你也向作品敞开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要先有读十年书的经验积累,才能在听君一席话后灵光乍现。

11.《读拜伦一行诗,胜过读一百本文学杂志》

杂志再优秀,它里面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的也渺渺无几,而经典则能流芳百世,所以要多读经典少看杂志。

经典作品有时候看不懂有可能是缘分未到,缘分到了自然就懂了。

文学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对错,只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出对与错的评语而已。

12.《两个牙医》

写作不是无根之木,它是基于现实而来。

13.《我叙述中的障碍物》

第一个障碍物是如何坐下来写作,解决办法是强迫自己、逼自己去写。

第二个障碍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写好对话。要记住什么人说什么话是写小说的基本要素。长篇小说的对话有双重功能,一个是人物在发言,另一个是叙述在推进。解决办法是让对话和叙述融为一体。

第三个障碍物,心理描写。解决办法,没有心理描写这种说法,直接描写人的表情、神态、肢体语言等等就可以表达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当心理描写必须出现时,就让人物的心脏停止跳动,让人物的眼睛睁开。

14.《发言题目待定》

全世界的媒体都热衷报道负面的新闻,负面报道多不是坏事,一方面我们有权利充分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另一方面负面报道会引发人们的正义感,生气或者愤怒都是正义感的表现。

小说家的才华体现在出乎意料的故事走向,而不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到结局的平铺直叙。

15.《我想这就是人类的美德》

人性有善良和纯洁,善良或者纯洁看似天真软弱,但是爆发时的力量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挡的。

16.《纵论人生,纵论自我》

讲了作者余华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的一些人和事,与“收获”杂志的情缘。

17.《我最初的阅读与写作》

如题,讲了作者余华最初的阅读与写作。读《毛泽东选集》,写大字报。

18.《你们的朗诵比原作精彩》

经验对于我们的局限,先是局限了我们的思维,然后局限了我们的行为。

19.《永远不要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所影响》

当时争议很大的文学作品后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离开了它所处时代的是是非非,到了后来的读者和批评家那里,重要的是作品表达了什么,至于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不重要了。

当代作品因为个人经验的存在,让我们很难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对这部作品的判断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

真理就是永恒不变的事实,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道德、法律如何改变,思想如何进步,真理都在那里,不变分毫。

20.《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

21.《你家房子上CNN新闻了》

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偏见,而且偏见都穿上了真理的外衣,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件外衣想换就换。不用和这类人说太多,没意义。

第二遍读后感

第一遍看完感觉自己知道了些什么,具体知道什么又似乎想不起来。现在读完第二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自己究竟知道了什么,一个是阅读,一个是写作。

一、阅读:

1.对于一本书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不要畏惧与他人甚至原著的见解不同,大胆说出来。

2.看书要看经典作品,对提升个人眼界及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看的时候要关注优点,而不是抓住缺点不放。

3.译文与原著存在差异是肯定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它,选择好的翻译家的作品挺重要。

4.作品是否虚构,取决于个人的阅读感受,愿意相信,它就是真的,不信,就是假的。

5.优秀的作品是开放的,每个人或者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6.欣赏一部作品才能从作品中有所得。

7.经典作品读不懂,也许是自己的阅历不够,过段时间再去读它。

8.同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在当代之所以争议很大,是因为绝大多数读者都带着自己的经验在阅读,看此类作品的时候尽量不要戴上有色眼镜去看。

二、写作:

1.人性是一样的。

2.在刻画人物的时候要把自己代入人物中,仔细思考作品中的ta会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而不是想当然的乱写。

3.作品出版不要局限于国内市场。

4.每个人物、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要抓住这些细节,呈现出来的人物才生动、真实。

5.写文的时候不要单方面描写一个人多高尚或多庸俗,高尚和庸俗是同时存在的。

6.不用纠结自己的写作素材是否真实可信,写小说本就是再创作的过程。

7.刚学习写作,可以尝试不同风格,不要害怕犯错。

8.描写时代的时候需要抓住时代特征。

9.作品写出来要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这是文字最大的魅力所在。

10.平时多积累,才会在关键时刻有灵光乍现的可能。

11.作品本没有对错,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才使作品有了对错之分。大胆创作,不要妄想着能满足所有人的期望。

12.现实是创作的根源,从现实世界出发,再天马行空也是对的。

13.学写作的捷径只有一个,写。

14.对话描写的核心在于什么人说什么话。

15.心理描写是通过人的表情、神态、肢体语言、对外界的感受表现的。

16.写负面的内容并不意味着不好,能够激发人们的愤怒,也是正能量的体现。

17.小说写出来越出人意料越能体现一个人的才华。

18.真理不是名人名言,是世界的本质。要寻找真理,抓住它,围绕它进行创作。

19.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写作素材就在身边。

20.作品完成,难免遇到他人的批评或欣赏,要带着一颗平常心去对待。

书中提到的经典作品及作家(附导图)

1.哈维尔·马里亚斯

《如此苍白的心》

2.莎士比亚

《维洛那二绅士》

3.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己》、《风波》

4.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电影)

《爸爸出差时》、《地下》

5.纳博科夫

《洛丽塔》

6.马尔克斯

《霍乱时期的爱情》、《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百年孤独》

7.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雪国》

8.樋口一叶

《青梅竹马》

9.海明威

《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

10.科塔萨尔

《南方高速公路》

11.卡夫卡

《变形记》、《乡村医生》

12.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13.阿拉·阿斯瓦尼

《亚库班公寓》

14.詹姆斯·乔伊斯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15.威廉·福克纳

《沃许》

16.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

17.司汤达

《红与黑》

18.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19.伊恩·麦克尤恩

《在切瑟尔海滩上》

20.村上村树

《海边的卡夫卡》、《舞!舞!舞!》、《挪威的森林》

21.帕慕克

《雪》

22.威廉·福克纳

《我弥留之际》

23.伊沃·安德里奇

《桥·小姐》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读后感
有意义的句子摘录

1.人们问他,你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犹太人,他说:“我不知道犹太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2.每个人在自己的现实世界之外,都拥有一个虚构世界,很多的情感、欲望和想象存放在那里,期待被叫醒,电影、文学、音乐、美术,所有形式的艺术如同叫醒闹钟,让人们虚构世界里的情感、欲望和想象获得起床出门的机会。然后虚构世界开始修改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也开始修改虚构世界,这样的相互修改之后,人生不知不觉丰满宽广起来,并且存储在记忆之中。当然记忆会有误差,误差是在相互修改过程中出现的,也是在时代差异、文化差异、人的差异等差异之中出现的。《爸爸出差时》

3.生活的强大是如何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是庞然大物招摇过市,而是在微小之处脱颖而出。《爸爸出差时》

4.他又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读者?”

我说:“第一,要去读伟大的作品,不要去读平庸的作品。长期读伟大作品的人,趣味和修养就会很高,写作的时候自然会用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长期读平庸作品的人,趣味和修养也会平庸,写作时会不知不觉沉浸在平庸里。第二,所有的作品都存在缺点,包括那些伟大的作品,读的时候不要去关心作品中的缺点,应该关心优点,因为别人的缺点和你无关,别人的优点会帮助你提高自己。”《我们与他们》

5.就像每个人有自己的命运一样,每本书也有自己的命运。《我与东亚》

6.我曾经说过,假如文学里真的存在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作家的作品中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我的书游荡世界的经历》

7.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了解自己民族传统中特别的性格,然后在自己的写作中伸张这样的特别性格。《民族传统中的特别性格》

8.一个民族的文学传统并不是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它是开放的,它是永远无法完成和永远有待于完成的。《民族传统中的特别性格》

9.有时候真的就是假的,有时候假的就是真的,有时候现实其实是梦想,有时候梦想其实是现实。《我的三个现实和梦想》

10.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的区别,在于你在阅读时候的感觉不一样,非虚构告诉你这是真的,那个叫小说的虚构的是编的。《给你一个烟缸,然后告诉你禁止吸烟》

11.我现在还是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年轻的作家,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应该多去尝试一下不同风格的写作,这对他将来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写了那么多年以后才能理解到一点,就是文学是一条比自己的人生长得多的道路。这就好比我们应该鼓励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多谈恋爱,而且是上床的恋爱,然后再考虑结婚。《给你一个烟缸,然后告诉你禁止吸烟》

12.一部小说发表以后并不意味着已经完成,这只是写作层面上的完成,每一个读者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继续完成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不具有权威性,作品发表以后他的相关发言就是一个读者的发言。《语文和文学之间》

13.阅读一部小说,理解或者不理解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读着有兴趣,有兴趣的话不理解也会读完,没兴趣的话理解了也不会读完。《语文和文学之间》

14.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成为一个叙述者,此时的他与生活中的他是不一样的,当他写到笔下人物充满同情心的时候,他会觉得这同情心就是他的;当他写到笔下人物痛苦的时候,他会觉得这痛苦就是他的。《读拜伦一行诗,胜过读一百本文学杂志》

15.当一个作家写作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虚构成一个叙述者,然后再用这个叙述者去虚构作品,这个叫二度虚构。《读拜伦一行诗,胜过读一百本文学杂志》

16.一方面无论是现实的写作还是超现实的写作,是事实的还是变形的,都应该在现实生活里有着扎实的支点,另一方面现实生活又给予了文学创作重塑的无限可能,文学可以让现实生活真实呈现,也可以变形呈现,甚至可以脱胎换骨地呈现。《两个牙医》

17.每个人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是属于别人的看法。《纵论人生,纵论自我》

18.我的经历告诉你们一个道理:做一个作家只要认识一些字,会写一些字就足够了,有文化的人能成为作家,没文化的人也能成为作家。作家是什么?用吉卜赛人的话来说,就是把别人的故事告诉别人,再向别人要钱的那种人。《我最初的阅读与写作》

19.经验对于我们的局限,先是局限了我们的思维,然后局限了我们的行为。《你们的朗诵比原作精彩》

20.最好的阅读是怀着空白之心去阅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那种阅读,什么都不要带上,这样的阅读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宽广,如果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就是挑食似的阅读,会让自己变得狭窄起来。《永远不要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所影响》

21.罗素说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任何观点,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人们相信了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单地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永远不要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所影响》

22.真理是什么,真理不是自己的想法,也不是你们老师的想法,真理不是名人名言,也不是某种思想,它就是单纯的存在,它在某一个地方,你们要去寻找它,它才会出现,你们不去寻找,它就不会出现。《永远不要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所影响》

23.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相关文章

  •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读后感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作者:余华 第一遍读后感 这是一本余华的杂文集,讲了很多。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成长经历,他为...

  • Loveable & Peaceful Happy Mother

    爱,是什么?我不知道。 恨,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我只知道,爱比恨容易。因为恨一个人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我只知道,...

  • 爱情故事

    男:你知道我是什么人吗? 女:我不想知道你是什么人 我只知道你是我爱人

  •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人是机器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人是会动的树 都有看不见的根 人是带有偏见的动物 人是一种易碎品

  •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余华的这个名字,是起初让我翻开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我偏爱那种云里雾里,或者富有文艺气息,最好是一眼看不懂的文字。 恰...

  •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走在街上,阳光坦荡 一个穿红卫衣的残疾男子 倾斜着,走过国际广场的 喷泉中央,脚步跌撞 不幸的人,在一落脚的时候 ...

  • 读《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01 上周日参加了一个活动,活动现场旁边有一个自助的流动图书馆,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把书取走,于是我有缘阅读了这本《...

  • 读《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作者余华,是仍然可以靠《活着》活着的余华。这本书是24篇作者的演讲合集,没有序,也没有跋。以...

  • 爱无悔

    爱,是什么?我不懂 我只知道有你我很快乐 情,是什么,我不懂 我只知道此生与你 相随有快乐而无苦楚 蓦然回望,我懂...

  • 一纸情书

    那些年,喝不出酒是什么滋味。只知道很苦那些年,喜欢一个人没有未来​。 只知道很甜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iy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