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日参加了一个活动,活动现场旁边有一个自助的流动图书馆,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把书取走,于是我有缘阅读了这本《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翻看之后,才发觉这是一本杂文集。以前所读的余华作品都是小说,比如《在细雨中呼喊》,《兄弟》,也看过根据他的小说《活着》改变的同名电影。如果把小说看成是作家导演的一场电影,那么可以把杂文看成作者写的自传或纪录片。读完作家小说之后再读他的杂文,可以更加了解到作家的背景,创作经历以及人生感悟,也有助于读懂作家写的小说。
这是我最近读一个作家的小说后再读他的杂文后总结的经验。前一段时间我读了陈忠实的《白鹿原》之后,想了解更多陈忠实创作动机以及小说中人物的原型,于是我就到图书馆借阅了他写的一本杂文集《白鹿原上》,读完这篇杂文集,让我对小说《白鹿原》有了更深的了解,于是写了一篇读书笔记,读《白鹿原》,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击阅读。
余华,和陈忠实一样,都是80年代的职业作家,都在文化馆上过班。这本书里面说,他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曾在一个宿舍住了两年,彼此关系甚好。成为专职作家之前,余华在小县城做过5年的牙医,他的父亲是全县有名的外科医生,我猜做牙医可能是受他父亲的影响。喜欢文学创作的余华经常给全国各地的杂志社投稿,后来渐渐出名,变成了专业作家,用他的话说,在80年代,牙医和作家的工资差不多,不同的是当作家有更多的时间在街上逛。
02
这本杂文集的书名《我知道人是什么》,出自第一篇杂文中的一句话。
余华在2010年参加耶路撒冷国际文化节期间参观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有一个区域是为了纪念那些曾经援救犹太人的非犹太人。他们的话都被刻在柱子上面,其中有一个不知名的波兰农民这样说道,
“我不知道犹太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这句话给余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这本书的封面扉页上写到
“文学包罗万象,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人。”
余华小说中塑造的人物,无论是《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玉兰,《兄弟》中的李光头,还是《活着》中的福贵,都是在刻画人性,无论是优美还是粗俗,是颂扬还是揭露,人性的光总会脱颖而出。
这本杂文集中提及了大量的国内外著名作家,其中余华重点提到了几个对他创作影响比较大的几位作家。第一位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他的小说如《雪国》,《伊豆的舞女》带给余华有关细节描写的启发;接着是前苏联作家卡夫卡,他的《乡村医生》使余华认识到小说原来可以写得天马行空无所畏惧;最后一位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 他对余华的心理描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提到了马尔克斯,村上春树等许多国外作家的名字,让我见识到一个专业作家阅读的丰富多样。一个作家的成功不单单是靠天赋,平时大量阅读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最令我感到诧异的是余华对鲁迅作品的评价非常之高。一直觉得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因为他的立意符合时代需要,他的作品长于思想批判性而不是文学表达。余华一开始也认为鲁迅不是一个好作家,只是当时政治形势的产物罢了。后来他仔细阅读了鲁迅的短篇小说《风波》,《狂人日记》,《孔乙己》后,发现鲁迅竟可以用寥寥数语把赵七爷,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顿时觉得鲁迅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03
杂文集中有一篇《读拜伦一行诗,胜过读一百本文学杂志》给我的震动很大。余华建议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文学杂志上,不管这个文学杂志有多么优秀。五十年,一百年文学杂志上面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寥寥无几,而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永远被人记住,所以应该养成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习惯。
然而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人,大量时间都花费在两微一抖上面,能有几人会静下心来去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文学杂志基本上快要消失了,全民创作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大部分人忙着在制造各种文章来迎合年轻人喜欢看轻文学,吃文化快餐的胃口,那些经典的作品被阅读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
最后,杂文集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句子,我从中摘抄几段,分享给读者
“写就像是人生中的经历,没有经历就构不成人生,不去写的话就不会拥有你的作品。”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
“有句老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先要读过十年书,才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没读十年书,听君百席话也没用。这个读了十年的书就是经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顿悟就是非经验的突然出现。”
“当一个作家用朴素的语言写作时,其实比用花哨复杂的语言更困难,因为前者没有地方可以掩饰,后者随处可以掩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