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清清
凌清清 第51篇原创文章01
都说孩子是在游戏中成长的。的确,通过游戏,孩子能锻炼动手能力、语言沟通能力;通过游戏,孩子能体会到或愉悦或不快的情感和情绪,能锻炼情绪掌控能力;通过游戏,孩子能锻炼如何和不同孩子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同时,不少细心的父母也发现,游戏中的孩子们,比往常更容易情绪激动、从而更容易引起冲突、哭闹。此时,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更好地处理情绪、更好地处理冲突呢?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这本书,根据父母回应孩子情绪的方式,将父母分成了四种类型。分别是:
①缩小转换型
这种父母认为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一般会通过贿赂、诱惑、打岔、取笑等方式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比如,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因事与别的孩子闹翻而哭泣了,父母可能就会告诉他:“不哭啦,小事情,我带你买糖吃吧。”
总之,想各种方法,转移孩子的负面情绪。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遇事容易转移和打岔,不敢直面事情。
②压抑型
这种父母也同样认为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一般会通过打压、训斥、惩罚的方式处理孩子的姑妈情绪。比如,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因事与别的孩子闹翻而哭泣了,父母可能就会告诉他:“不许哭,再哭我让警察叔叔来抓你。”
总之,想各种方法,压抑孩子的负面情绪。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遇事容易或意志消沉,或带有很强的攻击性,更容易走向极端。
③放任型
这种父母认可孩子出现的负面情绪,能帮助孩子看到TA的情绪,也能包容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比如,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因事与别的孩子闹翻而哭泣了,父母可能就会告诉他:“这件事的确是挺让人生气的,所以你们打起来也是正常的。你有没有受伤?没什么大不了。”
乍一看,这是比较理想的父母类型。但是,因为这种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划定明确的界限。孩子容易只考虑自己的情绪,无法体谅别人,在朋友中容易不和谐、被排斥。
④情绪管理训练型
这种父母认可和包容孩子出现的负面情绪,同时对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界限。先与孩子形成信任的纽带,再进一步探讨父母自己当时是如何克服问题的,并问孩子的想法,最后对今后如何做给出建设性意见。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知道无论自己有什么情绪都是正常的。并且由于父母不训斥、不反驳的接纳允许,对家长有信赖感和纽带感。同时,家长尊重孩子想法,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放手给孩子摸索解决方法,这将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和自信心。
读到这里,我猜你一定知道,究竟哪种父母类型才是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的。
文 凌清清02
7岁多的女儿有两个表妹。一个也是7岁,另一个五岁半,她俩是舅舅家的亲姐妹。她们三个很喜欢一起玩,每次寒暑假都会聚在一起。两姐妹很喜欢抢着和我女儿玩,所以经常都是,要不就是大表妹哭,要不就是小表妹哭,因为总有一个人被冷落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引导女儿想办法团结两位表妹,三个人一起开心地玩。
孩子的学习和效仿能力很强。今年暑假,我再带女儿去舅舅家,就发现她的处理方式基本能兼顾照顾自己、也愿意照顾别人这两者了。
整个下午,三姐妹都玩得很开心,没有出现不和谐的画面。到吃晚饭时,她们就如何就坐出现了争执。看她们争执不下,我提议,通过剪刀石头布,赢得那位先确定如何坐。小表妹赢了,她马上开心地决定坐在正中间,两位姐姐分别坐在她的左右两侧。
因为她年纪比较小,有时会跟不上两位姐姐的节奏,所以过往经常是被冷落的那位。没想到,两位姐姐却不肯分开坐,非要挨着坐。最后两位姐姐决定,我女儿坐中间,左右两边分别是两位表妹。
看到这个坐法,小表妹生气了,开始哭闹并不肯吃饭。小表妹的妈妈也是一位很注重情感引导的妈妈,她马上过来,陪小表妹看到她的情绪,安抚这的确是姐姐们不对;小表妹生气是正常的,但如果一直胡搅蛮缠影响别人吃饭就不对了。我也和两位姐姐协商,要求她们遵守约定。无奈两位姐姐意志很坚定,就是不肯分开。她们围着小表妹换了几种坐法,始终不愿意分开。
看来暂时是没有办法让两位姐姐遵守之前的约定了,我开始引导女儿向小表妹道歉。女儿很诚恳地向小表妹道歉了。小表妹看到姐姐道歉了,情绪好了不少,但依然不肯吃饭。所以,我和她妈妈没强迫她,让她先在旁边玩,其他人正常吃饭。
后来,我女儿提出吃完饭后继续在舅舅家再玩两个小时,并邀请小表妹快点吃饭,待会就又可以一起玩了。这会,小表妹的情绪抒发得差不多了,同时又很期待继续和姐姐们玩,于是很迅速地开始吃饭了。
一场小冲突,在女儿和两位妈妈的协助下得以解决。后来,女儿和两位表妹玩得很开心。临走时,还分别拥抱了两位表妹,约好下次再开心地一起玩。
文 凌清清03
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会进入不断加速个人社会化进程的阶段。他们通过和其他孩子间的不断互动,来寻求、并建立自己的社交准则。他们会借助在家庭中学到的关系处理模式,在自己身上不断尝试和探讨。这也是为什么教育界一直推崇“言传身教”的原因。
这个过程中,孩子身上还带有很多“本我”的特质,很多时候会更关注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愿意委屈自己。同时,家长却很经常会以社会性准则来要求孩子,比如要团结、要分享自己的东西、要谦让、要为了建立友谊而委屈自己等等。
此时,就很容易出现孩子和家长间的冲突。如果家长强制孩子按家长的想法执行,孩子会很受挫和难过。因为孩子除了要处理和其他孩子间的冲突,更要处理和父母的冲突。而且由于无法从家长处获取强有力的支持,会更气馁。
从心理学的角度,孩子是向上向善的,当他看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时,也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但是,孩子愿不愿意将这一切外显出来,其前提却是家长对孩子是否有足够的信任和接纳。
所以,家长更好地成为孩子情绪的容器,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发生改变,的确很需要耐心和智慧。
(本田图片来源于6Q教育及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