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有一次恰逢过节,科室不忙,动态调整人员撤掉一个班,领导说我19:00可以下班,我就洗手准备下班,领导来一句“你有事吗?帮我做点事情吧!”,我问了句,“今晚一定要完成吗?”,领导说“是的”我就过去做了,由于还有想着晚上事情,我想赶紧抓紧时间做完,我盯着电脑整整一个多小时确认两边无误后交上去了,第二天听到某某护士跟我说我昨天做的那个不符合要求,领导又加班做了,另一个护士还说我是搞研究的人,做不来这个,我无语。马上向某某护士解释,指责哪个说我的护士“他懂个屁,一条到晚找茬。只知道拍领导马屁”
情绪:我是开心的:第一:因为那天正好是好友的生日,我说下班后陪她过生日的。第二:我觉得自己很聪明,在做的过程中,动脑筋想着更高效率的方式。确实加快了我整个进程,第三:背后有人说我坏话,某某护士会为我打抱不平,为我讲话。
我是生气的,第一:你让我回去,结果还留在医院加班,不算加班,还要扣我提前下班的一小时,而且我觉得我中计了,就感觉掉入一个陷阱里,对于这种掉入陷阱的事情,自我感觉很不好,感觉我被人算计了一样,被人利用了一样,我就感觉自己笨,傻,为何找不到理由来推掉。第二:想想明明答应别人的事情,还要做这种事情,其二,这个事情本来不是我负责的,只不过那个护士怀孕了,交给我来做,想想领导也交给我一堆的事情,除了日常的上班,我还要帮忙完成很多的任务,这不,又扔给我事情,平时做做就算了,关键我今天有事情。看我好说话,能力不错,欺负我是么。第三:我除了帮领导写论文,搞研究,参加比赛,还分担了科室很多的工作,你什么都没有做,就只知道在领导面前装样子,还在背后嘲讽。第四:我一向觉得自己工作做的不错,只要我做,但是这次不符合要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领导没有说清楚。我以为我理解透彻。
情绪背后的需求:我看重朋友间的情谊,我觉得我爽约了,对不起朋友
我看重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我希望得到欣赏,经过我手的事情,本着对自己负责,还有对于别人的认可。我一定会尽力的完成好。
我看重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尊重。尊重我的时间就是尊重我。尊重我的的劳动就是尊重我。
我看重信任,你相信我,我可以帮你做,而且我也确实做了这么多,而且结果都不错,结果你因为一个人的话受了影响,当然我不知道有没有受影响,这是我的推测。
分析:
听到不中听的话,人会有四种选择:
第一:感到内疚、羞愧、无地自容进而责备自己,举例:两年前我帮一个护士(关系好的)抽药bid,这个护士她一直很忙,我就自作主张的帮她的一包盐水冲掉,然后帮病人接上去,结果不久,领导过来问我,这包盐水是不是我冲的,我说是的,结果领导就说我“你怎么没有看时间了,前一包才上去,你要看清楚的呀!”,当时我脸皮特别薄,从小到大没有受到这种来自面对面的除了我家人外的人的批评,我当时就瞬间懵掉了,当时特别的尴尬,羞愧呀!当着这么多的护士的面说我,我觉得丢脸呀!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可惜没有,我只是很傻的点头说,恩,好的,说不定当时我脸上还有一种气愤的表情,内心有另一个声音“说什么说,有什么好说的呀!下次知道怎么做就行了呀!适可而止呀!我本来是乐于助人的,结果害了我自己,我自己也是的,不看清楚”特别的形象,当然现在的我脸皮厚了一点,等领导没批评我之前,哈哈,先说自己错了,哈哈,无论如何,先认个错,领导也不好再继续说什么了。
第二:感到气愤而指责对方,这种方式就是我上面的事情采用的方式,护士B我采用的就是指责她什么都不懂,颠倒是非,来这边嘲讽,就为了表现自己,真是不要脸。这让我想到小时候的事情了,我妈看重学习成绩,而我为了让我妈多关注我一点,就好好学习,所以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害羞呀!害羞起来,都不喜欢讲话了,心思变得更加的细腻了,总之就是典型的乖孩子,乖学生的形象。读初中的时候,我特别的害羞,对于女孩子的一些特征,我感觉特别的害羞,当时也不好意思跟自己的爸妈说,当时我妈也没有想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就说我“你把自己包得那么严实干吗?生怕被别人看了去了”我妈喜欢用指责对方的方式来表达。当然如今的我能够写出来,我已经放下了,爸妈绝对是爱孩子的,在他们的认知里,将最好的一切给了我们。我性格之所以没有很偏激的一面,是因为我还有一个亲爱的爸爸,我爸爸真的是无条件的爱我们姐妹,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有的只是希望我们能够健康成长。
第三: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对于第三点还有第四点,目前的我已经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以前的我只关注自己的情绪问题,最近的我还是关注需求问题了,以前的我只知道自己的情绪,自己的需求,从来没想过对方有什么感受,对方有什么需求了,我知道这是我与自己内心对话的一个进步点。虽然进步不是非常的明显,但是要跟过去那个20几年粗粗的思维模式拜拜,总要化很多时间,但是我不急,我知道我最终肯定会内心统一的!比如这个例子想想对方是什么感受,对方什么需求,毕竟同事之间还是一种隐性的竞争关系,我觉得他的感受应该是,你终于有所谓的把柄拉我手里,我可以来嘲笑你了,想要得到领导的关注,就采用打压别人的方式,或者说血口喷人的方式,没有别的选择,就采用这么一种选择,这么一想,我觉得我好像不生气了,有人愿意批评你,说明你是有价值的,不然谁愿意去关注一个比你比你还弱小的人,对于这种人,我采用的方式就是无视。我不关心了别人的看法,我感谢她来帮助我修行,在我不在乎别人看法的路上填了一块水泥。
我的感受来源于我们自身,来源于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跟他们的行为没有关系,一旦满足了,这个事情就会放下了。那我们怎么满足自己的需求了,就是练习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我可以这么说,亲爱的,虽然我在上班,但是你的生日我尽量的参加,因为我看重跟你的关系,但是如果领导没有放我走,我只能明天陪你了。
领导,我也想帮你,但是我需要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我需要回去。
为什么说表达请求需要多多练习,可能在我们家庭和社会教育下,有时候表达请求的时候,感觉自己做错了一件事情一样,但是事实上,如果自己都不关注自己的需求,那谁会真正的在乎你的需求了,对吧!
总之:对于不中听的话时,对于别人批评你时,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体会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满足彼此的需求,这交流起来才会更加畅通无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