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星辰计划2024年第14期“固”专题活动。
曾经在报上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喜欢写诗的车间工人,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作家,他把每天发生的事,表达出来,切成长长短短的句子,分行,每周向当地的报刊投稿,期待某一天能发表。分管副刊的主编见他如此诚恳,也经常给他一些指点,并鼓励他,小伙子不错,继续写,总会有发表的一天。
于是小伙子锲而不舍地写了两年,直到主编调到了另一个地方。新的主编上任了。
新的主编看完小伙子这几年的诗作,哑然失笑,从他的作品中,他看出小伙子的文字表达清晰,注重细节,但缺乏文采和想象力,于是他真诚地鼓励了小伙子,并建议他发挥自己所长,去做一件更适合他的事情。
后来那小伙子去做了一个汽车修理行,由于他天生擅长拆装、研究机械原理,又能诚恳待人,他的汽车修理行生意兴隆,闲瑕时光,他仍然在他的手机里短短长长地写几行字,记录当天的心情,遇到合适的人,他便拿自己的诗作跟别人分享,大家都记住了这位“会写诗的修车老板”,随着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他的故事经常出现在别人的作品里。
我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个叫向红的姑娘,她当时刚从一家私企辞职,由于做文秘工作两年,她觉得圈子太窄,于是跳巢到媒体。可是没想到刚应聘到我们单位,才发现我们其实最需要的是跑业务的,她父母亲一辈子都在工厂当工人,几乎没有任何可支持的资源。
我看她那天很沮丧,九十年代的媒体就是这样,连记者都得出去跑广告业务,一个小媒体要生存,也得满天下找广告商,否则小帆船分分钟就会被掀翻。
她只好硬着头皮去跑,我跟她恰好是不同的线路,我主要跑教育和医疗,她主要跑地产、酒店等。她虽然个头不高,却是一个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姑娘,没有坐骑,我们都是坐公交车或打车跑业务,有些业务是多家媒体死死盯着的,而有些业务却是无中生有聊出来的,更有不少业务其实对方可做可不做,需要“深入敌穴”才有机会。
每天,我们都会对收集过来的各种信息做筛选,做取舍,以确保这份业务从谈判到签约到交付,能顺利完成。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其实风险无处不在,年轻时的我们,由于不得不在丛林社会里谋生,也顺便练就了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
人到中年,我越来越理解,我们其实无论身处何方,都在各种不同的人、事、物、境中寻找自己的坐标。写诗的修车老板,他曾经梦想把爱好当成主业,但在这个过程中终究回归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在自己的领域里获得尊重。向红虽然无资源无背景,但她没有限制自己的想象,她凭借着自己掘地三尺的吃苦精神,跑遍了长沙的大街小巷,终于做到了全台第一的业绩。顺便说一句,后来她离开了长沙,恰逢央视农业频道招聘,她又转型做了一位编导,自己采、编,做后期。看她在电视上介绍各地丰富的农产品,也是一件极有乐趣的事情。
说到底,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是赤手空拳的孤勇者,所以我们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坐姿,以准保自己走在自己的正道上,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少些遗憾,更多些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