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

作者: 蚊子的博客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14:45 被阅读0次

很久之前,不小心在一位以前辈自居的人士面前说出了“道德不靠谱儿”的言论之后,被其愤然相怼,此后也被其视为无可救药的90代。当然知道说服他人这事儿就是个妄念,但被耳提面命地多了,还是需要转过身发泄一下的。于是就有了这篇带着点儿憋屈的小文。

A:"呵呵,愠怒让人勇敢,瞧啊,这儿有个家傻X把一千多字的东西起名叫'道德'!"

B:"这有啥稀奇的,前面还有篇九百字的道德法律呢!"

----------------------------------------------------------------------------------------------

道德是种标准,标准来自人造。不论是所谓社会公共道德还是个人道德。

当然,又有什么不是“人造”。

社会道德、文明、甚至主流文化都是统治工具,由于不需要付出奖励成本(比如,没有人会因为不抢东西、不骂人、不插队,或是承认错误、主动赔偿、归还拾物之后得到奖金,当然近年后者有‘恶化’趋势),也不需要给惩罚机制补血(比如,检察、法院、监狱的维持需要的财、人),它成为维持社会‘有续、正常/低熵’运转的最廉价的工具

至于个人道德标准,中国的道德观大都继承自儒家,它本源是一种‘无根,纯粹,以善为善,无目的’的自我要求,然而即便孔子他老人家自己,也不得不面对‘伪儒’/‘老好人’无法证伪的尴尬与悲凉。如果大环境中披上善的、君子的外衣可以获得金钱、地位、权利、敬仰,甚至只是一点自我慰藉的傲娇和虚荣,众人都一定纷纷披上。因为这事儿零成本啊,有益无害啊,空手套白狼啊,干嘛不做?于是为了善而善——这个几乎在当今是一等一的道德——让孔子他老人家哀鸣,因为这不但无法阻止甚至都没法辨别,因为凡事只要是有个‘为了’就逃不开功利、自私(因为就算你是为了道德而道德,根源也是它能给你带来内心的舒适,这也是自私,自私不分等级,你的为了‘对得起自己’,本质上与‘帮助他人’甚至‘获得名声’之流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自私,都是一样的自私。高尚?也并无二致)。而这就背离了孔子那种佛一般空寂纯美的源头:无为善,无为无善,无为德,无为无德,无我,亦无无我。

个人道德,即便从实用角度来看,也有几乎无可避免的操作短板:每个人的道德标准都不一样!举一个场景:火灾发生了,逃生通道狭窄,所有住户都秩序井然排队撤离,是不是觉得大家都很有道德?可这时有一个年青人情绪激愤地逆流而动,嘶哑着呼喊:“我妈还在里面!妈!我要去救我妈呀!” 企图冲入火海。你能说他没有道德吗?再比如,有一个国家颁布法律:灾难发生且抢救资源有限时,优先营救儿童。如果人人生而平等是种道德,那这又究竟是不是遵循道德呢?

可见,上述情况,都有完全不同的却都可以归为道德的选择。当然,这种道德无法调和的矛盾可以诉诸法律。但这不就成了法律和道德的悖论吗?法律处理不了的求助道德,现在道德解决无能的又想丢给法律。“灰色地带”由此而来,它们真实存在,既属于道德又属于法律;它们又不捉摸,即不隶属道德又不隶属法律。就这么丢来丢去,像个巨型烫山芋;飘来飘去,像朵逃不开的乌云。它们成了房间里的大象,体量庞大、真实可感,我们却自我欺骗、视而不见

当然,无论怎样,道德问题如果可以诉诸法律,那么这个动作本身至少可以证明:道德是个人造标准。

:)

相关文章

  • 《道德心理学》概论及愤世抒情

    1、道德的结构: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2、道德测评方法:科尔伯格发明的道德两难故事。 3、道德的水平:...

  • 道德危机

    3、道德危机 道德危机的最大悲哀,不是社会道德水平下滑,不是失去了道德底线,不是少了道德模范…… 道德危机最大的悲...

  • 齐凡齐微课(23)道德图第五十二章《知本》

    自然之道孕育了万物,所以天然道德是万物之母,而社会道德来源于天然道德,所以社会道德是子。如果社会道德遵循天然道德,...

  • 儿童心理学学习第49课:儿童道德发展之科尔伯格的理论下篇

    道德发展最核心的部分是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的发展集中在道德判断的发展上 道德判断的核心结构是公正原则 柯尔伯格用道德...

  • 【读书清单15】看见

    《看见》 001 道德 这里的道德不是道德经的道德,而是社会道德。当天理变成标准时,势必有束缚的局限。 002 谦...

  • 一起读经典《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

    《老子·第三十八章》 道德高尚的人,不必以道德诫命来自律,因为他内心自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需要恪守道德诫命,因为...

  • 2020-02-27

    考点15 小学德育 品德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对...

  • 拒接道德绑架

    拒绝道德绑架 1“以道德约束自身,为圣贤;以道德约束天下,为贼寇。”拒绝道德绑架 2道德绑架,顾名思义就是用圣人的...

  • 关于心理学年龄分布的一些知识点

    皮亚杰道德阶段论 1,前道德阶段,0~5 2,他律道德阶段,5~8 3,自律道德阶段,9~11

  • 论法律与道德

    文易军 法源于道德,有别于道德。法是道德的进步,道德是法的自然本质。道德是不自觉的、自然的、感性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kx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