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75283/e269195d1eed6fad.jpg)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器物往往都是已经被确定了具体功能,什么样的器物做什么用,都是固定的,这句话相当于是孔子对一个人能力的界定,要求君子不能只有单一能力,这里的君子也泛指综合能力强、明德知礼的人。春秋时期,没有分科,尤其是读书人,要求礼乐射御书数样样精通,孔子就是这样的人。后来慢慢演变,到了宋元明清,成了考八股文,到如今我们的大学专业也越来越多样化。
学科专业细分,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大抵也都是只做“专事”,比如财务只负责记账,更何况还细分了会计和出纳。于此我想到了两个理论,第一个是“T型人才”,说的是在扎实的各种基础知识之上,还有一项专业深入的技能。如今社会分工,企业单位用人也都是这样挑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T型人才”理论强调那一竖,也就是专业技能,但前提还是要有一些其他技能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上面的那一横,这就容易出现被替代的风险。开了一辈子车被自动驾驶代替了,手工车铣被机械自动化代替了,如今客服也都被自动回复的机器人占了一半市场,如此实例比比皆是。这是社会进步的趋势,当然是好事,但该思考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当原有的专业技能被替代的时候,我们还有其他能力支撑我们向前,司机失业也可以有其他选择。
做到孔子口中的“不器”,样样精通有难度,但是可以先把自己打造成“π型人才”。“π型人才”是在“T型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要求在第一个专业技能基础上,去打造自己的第二专业能力,如此一来,就像两条腿走路一样,肯定更稳当。做会计将来很有可能被财税软件代替,如果我们抓紧时间学习掌握另一项专业技能,比如说练一手好字,届时教人写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π型人才”的理论上,还可以延伸,去练自己的第三、第四项专业技能,全职妈妈除了带孩子,还可以研究营养学,还可以设计服装,还可以写小说,甚至可以研究飞行器。
除了练就本领,还需修德,因为孔子一直把德放在学之前,不能为了更好的生存,学习歪门邪道,或者学了一项技能却又坑蒙拐骗,那还不如不学。除了不做单一的器物,也要做君子,人生的反脆弱抗风险能力才更强。
温馨提示:点关注,不迷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