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写人生训练营
【书写人生训练营】3组+紫罗兰+《金钱的灵魂》

【书写人生训练营】3组+紫罗兰+《金钱的灵魂》

作者: 紫罗兰悦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6-16 22:45 被阅读3次

题目:内心的富足跟金钱无关|挣脱被金钱奴役的枷锁,做自己的主人

文|紫罗兰

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时,已85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不仅第一时间现身赈灾文艺晚会,还义不容辞地捐出毕生积蓄20万元。而后秦怡始终强调“没什么大不了”,“钱多钱少不重要,关键是有这颗爱心。”

这件事情之所以时隔10年仍然记忆犹新,是由于自己当时的困惑:对于一生磨难、金钱并不富余的秦怡,她何以慷慨的捐出自己的毕生积蓄给灾区人民。

直到我最近读了一本书才终于找到答案。这本书的名字叫《金钱的灵魂》,本书帮助我们重新理清与金钱的关系,认清自己的内心,从而重拾更健康、自在的生活。

本书作者琳内•特威斯特,是一位全球性的慈善活动家,全球性NGO大型计划领导人,担任战胜饥饿项目负责人,在全球范围募集到1.5亿美元资金,帮助了包括中南美洲、非洲、印度、孟加拉等地的贫困人民,她还与南美土著一起保护亚马孙雨林,参加过北京世界妇女大会。

一、认识金钱与自身的关系

没有人能真正的离开金钱生活,钱也不是生活的全部,重点是我们如何去权衡,让我们能既能挣钱,也能觉得心灵上的富足。

卢梭在《忏悔录》中说,一个人所拥有的金钱是获得自由的手段,而我们急切地追求的金钱却是我们受奴役的工具。

金钱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它本身并没有好、坏这一说。金钱的权利都是我们赋予的。每个人对金钱的诠释以及与金钱的互动关系不同,造就了不一样的人生。

那我们如何界定与金钱的关系呢?我认为应该围绕金钱的行为是否顺应内心深处的承诺、理想与价值观,而不是与之向左。

首先,金钱是为我们服务的。

当金钱被用在良好的、支持生活的事物上时,它的回馈会越来越多。通过这个方式,金钱就形成了一个服务、达成与获得的完整循环。

撒切尔夫人说,金钱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的一种手段。

打个比方说,人在饿的时候,吃一些美味的食物是会为身体带来能量与营养。这是正常的欲望。

同样,当人们因为努力工作而获取金钱,金钱会爱他们,金钱会留在我们身边。

如若因为食物的味道,而产生贪的感受,吃得过多,满足了一时的口腹之欲,却给身体带来的过多的负担。在身体层面,我们可以看到有贪吃带来的负面作用,如肥胖,如糖尿病等等。

同样,当一切只是为了获得金钱而不择手段,在满足人的贪欲同时,也一样会带来过多的负担与影响,甚至是痛苦。

通常这种负面的作用会直接作用在精神层面,贪欲催生出更多的贪欲,贪欲变得无止境的扩展,直到无法满足,无法满足便带来更多的痛苦。

我们会被某个力量牵着鼻子走。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金钱被极大的误会了。于是,在每个社会文化当中,都有金钱是罪恶的认知,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但深深影响了好多人。

马克·吐温说,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钱是一个好奴仆,如果你不懂得使用,它就变成你的主人。

了解自己与金钱的关系是自我发现的过程。

我们知道,许多人即使获得了很多金钱,依然无法活得幸福。因为在这个无休止满足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可能产生争抢与掠夺,情感的背叛,甚至战争。一切的痛苦看起来是因为金钱而起,实则是因为人的贪念而起。到最后反倒成为我们的负担。

幸福永远是心灵上的享受,而不是无休止的敛聚金钱。

我们在金钱方面的决定,只有更加符合内心深处的核心价值与最高承诺才是幸福的,有意义的。

二、探寻追求金钱背后的本质

对于金钱,现代人总是有太多扭曲的观念,觉得自己没有钱,所以想要赚更多的钱;觉得钱代表安全感,所以要更多的金钱来给予自己安全与生存;有的人觉得自己过去被金钱侮辱过,所以要赚钱来侮辱别人。

很多人以为自己追求金钱是喜欢钱,可是在内心深处,对金钱又带着极大的仇恨。

为何我们常常会在金钱方面失去自己的灵魂,沦为金钱的奴隶?

一是内心的匮乏感。《金钱的灵魂》中指出,匮乏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弥天大谎。无论我们拥有何种身份,身处何种情境,我们所谈论的都是:我们缺少什么。我们是不是经常会觉得,我们没有足够的休息,没有足够的锻炼,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权利,没有足够的机会,没有足够的金钱去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生活在一种永远都不够的状态中,这就是匮乏的典型表现。

我们围绕金钱的生活大部分都以基于匮乏感的假定、循环恶化的分析以及追求力所不及的解决方法为核心。如果我们能够将全部注意力与欣赏集中在既有的资源上,就能够立刻体验到上天慷慨的赠予。欣赏自己,欣赏我们如是的样子,欣赏自己有用的一切,我们就能够重新看到各种可能性,从而设定愿景,做出承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如果你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缺少与匮乏的事物上,匮乏感就会占据你,成为你的人生之歌,成为你为自己创造的愿景。各种想法与恐惧因你的关注而滋生,并主导你的人生。

但是,作者指出,其实丰盛法则才是宇宙不变的定律,充裕是令人惊讶的真相。充裕理念认为,这个世界的资源足以满足我们所有人的需要。

2.多多益善:对“更多”的追求使我们更难体验到我们所追求的,或者已经拥有的东西的更深价值,如进食过快无法细细品味每一口食物。如果总是专注“下一样东西”,就很难体验到当下的拥有。对“多多益善”的追求会索取我们的关注、耗竭我们的能量、剥夺我们获得充实感的机会。它导致我们用财富上得成功以及外在成就来衡量定义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习惯求多,钱越多越好,资源越多越好,孩子的玩具越多越好,其实这也是一种匮乏的表现。“资源紧缺”的观念导致恐惧,让人们将整个生活的重心变成“不能输”或“不被排除在外”;“多多益善”的想法驱动努力积累、竭力获取与贪得无厌的竞争文化,这种文化反过来继续加深恐惧。

3. 事情本就如此: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往往会认为事情本就如此,从而放弃努力,不去改变现状。这种观念说服我们安于不正常、不自然的生活方式,它成了对贪婪、偏见和怠惰的辩护。

其根本是对匮乏观念的屈服与认同,是对贪婪、偏见与怠惰——正式匮乏观念将它们带入了我们与金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中——的辩护。放下“事情本就如此”的观念,即使是短暂的放下,才能看到另一种可能性。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如何作为,并用自己的行动来有所作为。

三、以充裕之心面对金钱

在充裕的状态下,欣赏是强而有力的工具,帮助我们借由对既有之物的关注来创造新的价值。欣赏成为一个有力、有愿的行为。我们的关注彰显了我们的真实本性与目标。

1. 金钱如流水:金钱是水流,是承载的工具,是我们张鑫愿望的渠道。金钱承载着我们灵魂的允诺。老董的师父说,可以把一片汪洋大海看作金钱的能量,有一段时间金钱在你手里暂时保管,但最终会流向其他地方,你唯一要做的就是金钱在你手里流通时保持畅通就好,让金钱在你手中流通时带着喜悦的频率。子木还分享了一个金钱游戏,指出金钱的本质就是毫无阻碍地顺畅地流通。

2. 金钱承载灵魂的能量:如果我们能够赋予金钱好的能量,让金钱从我们手里流通出去时带着喜悦和肯定人生的能量,我们就能创造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金钱承载的是我们灵魂的能量,我们在使用金钱时是带着恐惧的频率还是带着喜悦的频率,这可以体现出我们内心是匮乏还是充裕。像子木一样,通过转念和换位思考,每花一笔钱都带着喜悦和祝福。

3. 欣赏创造价值:作者指出,对现有事物的欣赏可以创造新的价值。欣赏自己和自己喜欢的很容易,但欣赏那些不属于自己乃至欣赏竞争对手的成功和荣耀,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体验丰盛和富裕。

如果你关注自己维持生计与养家糊口的能力,关注自己以有意义的方式为他人谋取福利的能力,那么你的既有经验就会得到滋育,获得成长,即使在困境,你也可以欣赏自己面对困境并借此学习与成长的能力。

如此这般,你就会创造出他人意想不到的价值。比如:帮助比我们更需要金钱来改善生活的人,或者孝敬家里的长辈,或者感恩生命中的老师,贵人,朋友等等。

通常富人们更了解金钱的规则与流动,所以很多富人在挣到钱后,会去做慈善,去给予。宇宙的规律是这样,我们给出去什么,它便加倍还给我们什么。同样的,如果我们把金钱导向好它喜欢的地方,它也乐意回到你的身边。在佛法中,也讲到这一点,如果你想增长财富,那么就要财布施。给予,才有获得。

另外,在每一次花钱的时候,都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金钱给你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品质,感恩金钱让你和朋友在一个美好的氛围中享受了一个美妙的下午茶时光,感恩你付出的金钱,让它带着你的祝福流向其它人,去滋养他们的生活。

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转化金钱关系的小方法。当我们的意图足够纯净,足够有爱时,金钱会自然的流动,财富状况也会得到很好的改善与提升。当然,这并不是为了要实现一夜暴富,或者挥霍无度。每一次花钱的时候,试着觉知,自己是在给出去了什么,还是在满足自己的贪欲。这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金钱只是表达丰盛与爱的一种方式。它是对人们贡献自身才华与天赋来让社会进步,让世界更美好的一种嘉许。我们对宇宙贡献出越多的喜悦,宇宙自然会回报我们丰盛的生活。

然而终极的富足与丰盛甚至是不需要通过金钱这个形式来表达的,它可以穿越这表面的形式,通过爱的纯粹能量的流动来实现。这是宇宙丰盛的本质。

在人类的历史中,也出现过不用金钱来表达丰盛的伟大灵魂。

特蕾莎修女,她一生都在致力于消除贫穷,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在她去世的时候,人们在她的住所里,只看到几件贴身衣物,和一双鞋。然而,她却给世界留下了4000 个修会的修女,超过10万以上的义工,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工作者。

作者琳内•特威斯特在《金钱的灵魂》中讲,金钱是有灵魂的,它是一种精神物质。就像特蕾莎修女,她是普世价值观中的穷人,却拥有伟大的灵魂。即使在物质世界看来,她拥有的很少,但她内在的丰盛已经超越了物质。毫无疑问,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傅雷说,既然生活在金钱世界中,就不能不好好地控制金钱,才不致为金钱所奴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写人生训练营】3组+紫罗兰+《金钱的灵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mn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