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他是很有远见的,通过他和周赧王的一番对话,可以印证这一点。
宫他是周赧王手下的一名大臣。
宫他的什么理论,显示了他聪明的智慧和富有远见的想法呢?

那就他提出的所谓的“不能恃远援,而轻视近邻”,何况近邻的秦国的实力,还是很强盛的。
并且宫他和提出了应对的策略,来应对以后或许会出现不利周朝的情况。
宫他提出了什么样的对策呢?
先看一下当时的背景。
当时的周赧王依仗着韩国和魏国的支持,却忽视了秦国。宫他看出了周赧王这样做,所存在的弊端,便直言不讳地向周赧王陈述了自己的想法。

同他的想法很有见地,并不是凭空的捏造,而是通过历史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
宫他首先举的的例子是宛国。宛国是一个国名,战国时为赵邑。
从前宛国依赖于秦国,对秦国放松了警惕。但是,当秦国遭遇到了饥荒以后,无暇顾及到宛国的时候,原国就被晋国乘机灭掉了。
“宛恃秦而轻晋,秦饥而宛亡。”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郑国的。郑国是一个国名,在今河南新郑。
郑国依赖于魏国,而对韩国放松了警惕,当魏国进攻蔡国的时候,韩国乘机就灭了郑国。

“郑恃魏而轻韩,魏攻蔡而郑亡”
这都是由于依赖于别的国家的援助,而放松了对临近国家的警惕,所造成的,这都是血的教训,是活生生的历史的案例。
看到这些实例,是令人警醒的,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
宫他指出周赧王这样做,完全符合了宛国、郑国当时的情况,只依赖于韩国和魏国,而放松了对临近国秦国的警惕,国家恐怕是会重蹈覆辙的,对国家是会有损害的。
宫他既然看到周赧王这么做,对国家以后所造成的隐患,并把相应的对策,也说了出来。

宫他的计策是这样的:
“君不如使周最阴合于赵以备秦,则不毁”
希望周赧王暗中派周最暗中和赵国联合,以防备秦国,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后患了。
但是,从以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周赧王是没有采取宫他建议的。
因为周联合韩国、魏国和秦国的伊阙大战,就足够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战国策·西周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