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代表
去插队的乡下看望一位村里的老长辈,村里人都喊他“老代表”。解放初他家的成份划为“下中农”,他幼时读过两三年的私塾,那可算知识份子,解放初“贫协”(贫下中农协会)的代表非他莫属。他为人谦和,后来请他干生产队、大队干部他不干,于是人们都喊他”老代表”,“老代表”的毛笔字写得好看,那个特殊年代,都要“早请示晚汇报”,他每天早晚用毛笔写“语录”,躲避参加了那种“喧嚣”,没有宣纸他就到大队部和公社,找造反派讨些纸张回来练“大字”。他唯一的嗜好,是每晚一二两白酒(山芋干酒),一二两白酒下肚,他很享受。“老代表”孙子辈现在大都在外干事业,每天都有孙娃从外地来电话,他很享受这眼前孙娃们“光宗耀祖般”的感觉。
顺其自然,找寻开心,“老代表”一百多岁了,有人讲他有一百一十岁了,他每年都讲自己九十九岁,老人无病无災,没烦恼,每晚一二两酒,现在喝的是比较贵的“牌子酒”,孙辈来看望他,总带些”茅台、五粮液”,“老代表”说这酒戒不掉了,早年抽旱烟袋,后来“旱烟”戒掉了。“这每晚一两酒,如果哪天不想沾,我们还真有点担心”,“老代表”的子女如是说。“老代表”整天乐呵呵的,这老寿星是生理和心理平衡造就的,那个特殊年代有人推举他到“革委会”去当领导,他呵呵谢绝了,那个年代隔三差五都有批斗大会,他都缩在会场角落抽“旱烟”,嘟嘟囔囔地讲”都是乡里乡亲的,何必呢!”,前几天我跟“老代表“的孙子(退休的原乡长)通电话,获知“老代表”现在还好,整天乐滋滋的,每天还要“练一张大字”,老代表”把生活看得简单又简单,这就是他活了一百多岁的秘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