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从2:00开始听青年教师赛课一直听到天黑, 难以言述得累。偏偏心里又觉得轴轴的,有些想法,那就说道说道吧。
今天的赛课都是片段教学,能出来赛课的青年教师,其个人素质专业能力肯定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比赛的过程还是很有看点,尤其是青年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娴熟使用,很值得去肯定和褒奖。
但是我想信息技术对于课堂设计来说,它始终只是一个工具,它应该只是为我们的课堂服务,而不能成为主体。很遗憾,今天有些课就出现了这么一个误区,整个课堂变成了一种炫技。所谓教学过程,顾名思义,要考量的首先是老师想要教什么,你的各种手段程序过后,学生能学到什么。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把注意力放在手段上,让整个课堂充满的只是一些视觉效果,显然是本末倒置。
比如,一堂高二的数学课,传授关于椭圆的知识。首先是通过“天问一号”的视频进行情景导入,然后又到了生活中椭圆的应用,很直观。连我这样的外行都被勾起了学习兴趣,想要探秘椭圆的数学之谜时,接下来的环节却变成了一个很简单的动手实验,两两合作画椭圆,由此得出椭圆与圆的差异。导入时激发的满满的求知欲,最后了解的还是原本就已了解的东西,我一个数学早已还给老师的外行感觉如此,学生有收获感吗?有点怀疑。动手实操和合作探究都是很好的教学手段,放在这里显然没必要。教学对象已是高二的学生,这样简单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已是浅显,何须合作探究?所以在说课环节,我听到把这个环节定为合作探究环节,是纳闷而不认同的。
还有一节唯美的英语课,是一堂关于创意画作的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课。首先还是美美的视频导入,各种用生活中普通材料完成的创意画作给人视觉享受。然后呈现的是老师自己进行一个创意画作的微课,创作过程中,配上了英语讲解。接下来老师把树叶,小石子等各种材料分发给各小组进行自己的创意画作,最后小组派一个同学上来讲解他们的画作。
总得来说,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在学科融合,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些方面都是做得很好的。问题还是出在“教”与“学”的环节,在我看来,“教”的力度还不够。学生单从看一遍视频就能学会同样的表达都属不易,更何况是输出自己不同的表达。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上去展示的学生居然表达得准确流利,语速比老师还快。我困惑于学生是否参与了磨课。
让我更困惑的是评比结果。谁的课堂最炫技,最好看,学生零出错,谁就获奖。
我记得几年前参加的一个“聚焦课堂”外语教学活动,邀请了上海专家团队一起参与授课和评课。当时领队的教授在评课时,就把真实、务实摆在第一位,敢于把一等奖颁给一个连ppt都制作得特别简单的老师。我至今都记忆犹新是因为那个教研活动真正启发了我的思维,学到了悟到了很多对我的教学实际真正有帮助的东西。
青年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容易出现内容和形式的偏差,这个无可厚非,我们每个人都是经历过才成长起来的。但是评奖结果是要给人一个教学导向的,如果我们的评奖也如外行般以热闹为论,会不会成为一种误导?
总之,这个下午很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