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害羞”是一种心理障碍

“害羞”是一种心理障碍

作者: MMUmedic | 来源:发表于2021-12-01 18:47 被阅读0次

文:李纪英

编:金兆丰

小时候,你是否会在陌生人面前因紧张脸红而不敢说话?

长大后,你是否依旧因为紧张而不能跟同学、同事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  

开会时,老板让你当众发言,原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你,是否会因为脸红紧张而一句话说不出来?

······

你可能会认为这一切源自于社交恐惧,但是你是否又知道社交恐惧源自于哪里呢?

上述场景可能只源于你小时候偶然一次在不太熟悉的人面前的害羞表现:妈妈没有鼓励你不要害羞,和不熟悉的人说话也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而是告诉你小孩子都害羞,害羞说明你长大了······

01

害羞的定义

害羞本身是一种情绪,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喜、怒、哀、乐”等一样。适度的害羞常与谦逊、对人的尊敬、好的倾听者及低调的举止等积极的人格品质联系在一起(Henderson,2011),但过度的害羞会引起个体社交焦虑、孤独、网络成瘾等心理障碍(桑青松,2014)。害羞可能是一种心理障碍,其后果可能是具有毁灭性的(Zimbardo,1977)。

害羞的个体通常缺乏自信,无论是常见的社交场合还是新场合、被他人评价时都会比非害羞者更容易害羞。

02

害羞的表现

Henderson(1998) 认为害羞的具体反应包括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中的任一或所有方面。生理上,个体可能会出汗、眩晕、恶心、脸红、神经质发抖、心率过快、肠胃不适、尿急、感觉失控等躯体症状。

认知上,个体主要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存在自责归因倾向,存在消极自我概念,夸大他人的能力,缩小自我的力量。

情绪上,悲观消极,尴尬和痛苦的自我意思、焦虑、孤独、沮丧和羞愧。

行为上,表现为逃避恐惧情境,沉默或说话声音小,身体僵硬、行为抑制及攻击和被动攻击。

03

害羞的种类

Zimbardo(1977)将害羞分为内向型害羞外向型害羞两大类。前者倾向于独处、喜欢思考和无生命的物体,与后者相比他们较缺乏社交技能,不愿接触他人和频繁约会。外向型害羞者具备社交技能但内心痛苦,他们受限于自己的社会期望,过度关注社会评价。这类个体能够在高度结构化的社交情境中完美展现自己,而在非结构化、模糊化的情境中却存在情境困扰和认知偏差。

Buss(1986)依据害羞的对象分为恐惧型害羞自我意识型害羞。他认为恐惧型害羞主要表现为个体对新异刺激和自主反应的恐惧,自我意识型害羞是由于个体对自我公众形象的过度觉察而表现出的不自在和退缩行为;前者出现在个体生命早期,后者则出现相对较晚。

为什么说“害羞”可能是一种影响社交的心理障碍?

害羞与社交焦虑的恶性三循环理论(Henderson 1994)

在第一个恶性循环“积极应对还是仓皇回避(害怕、消极预期/自动化观念)”中,个体在准备进入某个社交情境与他人交往时产生害怕和恐惧感,他们出现一些负性自动思维,认为自己社交能力差,别人不愿意与他交流等,对社交结果作出负性预测,这些又反过来加重了内心的紧张焦虑感。

在第二个循环“羞耻、自责(回避/退缩”)中,第一阶段的恐惧感会导致个体逃离社交情景,这种回避行为一方面会减轻内心痛苦,另一方面却使个体产生自责,自责引发羞愧感,羞愧和内疚又会让个体更加自责。

在第三个循环“愤怒、怨恨(攻击/被攻击),中,羞耻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个体会通过责备那些比自己更加有优势、有能力的人来减轻自己的自责感,认为他人自私自利,不关心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会感受到他人的愤怒与怨恨情绪。

此循环会让个体产生攻击与被攻击行为,进而带来更具破坏性的人际疏远和退缩行为,严重影响着个体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所以你也有害羞行为吗?

你的害羞给你带来社交和生活上的困扰了吗?

如果有可以来找我们

我们愿意帮你走出这种心理困扰

作者简介PROFILE

李纪英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潍坊医学院心理学院

应用心理在读硕士研究生

实习经历:本科期间曾在东营市精神卫生中心实习;研究生期间在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实习。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有一定了解。

目前正在学习格式塔疗法,师从国内格式塔疗法第一人王铮老师,致力于研究儿童青少年方面的心理咨询。

自我评价:热爱心理学, 有志于在咨询领域深耕。如果您有需要,我将结合我的专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您。

相关文章

  • “害羞”是一种心理障碍

    文:李纪英 编:金兆丰 小时候,你是否会在陌生人面前因紧张脸红而不敢说话? 长大后,你是否依旧因为紧张而不能跟同学...

  • 笼子中的人

    近日看了本书,《害羞心理学》。书中说害羞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而不是我们平时以为的一种性格而已。 书中说每个人对于害...

  • 听书 |《不再害羞》:勇敢打破自我局限,去发现更多精彩

    1.听书笔记 害羞是习得性的心理障碍,是社交焦虑症,是社会适应力不足的体现。 造成害羞的原因: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

  • 案例49:如何帮孩子克服害羞行为?

    害羞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不舒服的心理感受。15%的儿童天生就容易害羞或有害羞倾向。害羞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

  • 害羞,是一种敬畏

    文/明天会更好 2019.3.27 害羞,是一种敬畏。 今天晚上上课,遇到一个男孩,上课一直在和邻桌做小动作,说...

  • 《害羞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问题定义:人格特征;社会适应;人际关系;习得性心理状态;心理障碍 害羞的表现 退缩,拘谨 紧张,脸红 畏惧,胆怯 ...

  • 警惕害羞

    害羞是一种恶习,甚至是一种罪恶,必须要克服。 为什么说害羞是一种恶习呢?我们传统的美德不是说应该谦卑,应该羞涩,反...

  • 眼皮的表达

    内双是一种含蓄、害羞的表达。

  • 眼皮的表达

    内双是一种含蓄、害羞的表达。

  • 和布娃娃结婚的女孩

    恋物癖是一种性情感依恋心理障碍。这种性情感依恋心理障碍者性格多孤僻,寡言,在性生理及心理发展成熟期,即不愿和异性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害羞”是一种心理障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te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