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还在一座城、晚上出差又到了另一座城。
今早一坐95分钟,刚上坐时想起一首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跟着东坡居士这首诗还有一个典故,官方版本是这样的:
据说有一日苏轼写下这首赞叹佛陀的诗,十分得意,于是让书童过江交给对岸佛印和尚看,
大和尚只批了两个字:“放屁!”
东坡怒气冲天,于是去找大和尚理论,敲门不应。
随后出来一位小和尚说师傅有字给居士。东坡打开一看,字曰: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每次想起这个典故我就想笑。
但以我的解读,这首诗被官方曲解了。
其实东坡居士这首诗并不是赞美佛陀,而是他在禅修时出离烦恼、得到禅相之后写下的!
这首诗的第一、四两句是描述他在打坐禅修,
第二句则是他对禅相的描述,而第三句则是在讲出离了烦恼。
并且,以东坡居士的修为是不可能因为“放屁”二字而恼怒的。
此时想起,不仅苏轼,宋代还有很多文豪同时也是政府高官都有深度禅修的经验,
如欧阳修、王安石等。
但我认为苏轼的禅修功夫最好,
为什么呢?
看他的一生,跌宕起伏,被流放的路途就遍及大半个中国,
而他本人却那么的豁达开朗、热爱生活,和光同尘!
这就是修行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