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两个月,澄儿饭桌上扔东西这件事让我操碎了心。
具体来说,是扔食物和餐具。
我曾一度为他的吃饭自豪。因为在一众“追着喂”和“挑食”的孩子面前,澄儿的表现实属上佳。从添加辅食开始,他每顿都大口饱餐。到现在他将满18个月,每顿依旧吃嘛嘛香,这让本就厨艺平平的我倍受鼓舞。
而吃饭扔东西是从他坐上儿童餐椅开始的。那时,他刚14个月。使用儿童餐椅后,他对吃饭的热情再次高涨。每每就餐,都伸长了脖子,探出小胳膊,迎接他的餐具和食物,非常开心。
不久,问题就来了。
他开始有意地将食物仍在地上,看着食物从手中飞出后落地,很是兴奋。经常,吃完整顿饭后,满地狼藉等我收拾。
起初,我并不在意。这主要考虑到两点:
一、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通过扔东西来探索空间感。家里的书、玩具常常散落一地,“扔东西”每天都在轮番上演,我并不因为扔的是食物而格外意外。
二、我担心我的在意——批评或者说教,只会传递给他我对他这种行为的关注,我怕他会乐此不疲地扔下去。
我才不要上这个当,权当他在观摩自由落体了!
可时间一长,我就坐不住了。
我对他在餐桌上“扔”的行为有时间期待。两个月?三个月?可眼下四个月将至,我的耐心正一点点耗尽……
更为严峻的是,他扔的更加起劲。往往一个还装着半碗粥的碗从他手中“嗖”的飞出,粥瞬间变成豆大的雨点纷纷落地,碗也在眼前划出一道抛物线,“砰”的落地……
更有甚者,有两次我还不幸被“雨点”砸中,头发、衣服瞬间开了花……耐心如我,心中也立即升腾起一场火灾……
饱受育儿书洗礼的我知道,发火没用,跳起来没用……克制!克制!可是克制之外,火气仍会漏出去一些。面对我的冷脸、斥责、批斗……澄儿只会刻意把眼睛眯成一条直线,对着我吃吃地笑,甚至变着调儿叫“妈妈”,那种胜利姿态和讨好的模样让我感觉挫败极了。
错的是我,不是他。
每当我伏在地上一点点擦去满地的食物残渣时,我都觉得疲惫。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
![](https://img.haomeiwen.com/i5650307/818642c72d0f8b02.jpg)
《我永远爱你》是一本优秀的儿童绘本。这本书我和澄儿从他两个月起就开始读,至今读了足有八百遍,早已烂熟于心。
故事讲的是小熊阿力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碗,随后,他担心妈妈会责怪他,不再爱他,于是一遍遍问妈妈:如果我做了错事,你还爱我吗?而熊妈妈也一遍遍回答:我永远爱你,但你要自己承担责任。
![](https://img.haomeiwen.com/i5650307/4ee641d00d49e194.jpg)
熊妈妈的回答给了我启迪。自己犯了错,就自己承担吧。我开始引导澄儿饭后自己收拾。
“把地上的东西都收拾到垃圾桶里吧!”我准备好垃圾桶,教他怎么收拾。几遍之后,他开始高高兴兴地听从指挥。看着他小小的身躯笨拙而又愉快的地忙碌,我在一边偷笑。
态度比成果重要。为了鼓励他,收拾玩后我又引导他击掌庆贺。
一段时间后,就在我窃喜问题圆满解决时,新的情况又来了——他不再乐于听指挥,而是玩起了垃圾桶,翻转、拆分,把垃圾袋与桶剥离、撕扯,整个收拾过程缓慢且失效。某次我失控动怒,一把将他搬离地面的垃圾桶摁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响。没想到,他竟愉快地放声大笑,笑完再搬起来……我不甘心,几次动怒和他较量,可他笑的更大声了。结果就是我忍不住被他的笑声感染,于是我俩的博弈就此变成一场游戏,大笑频频。
无奈,又变成了我伏在地上吭哧吭哧收拾的初始状态。
3
问题仿佛又回到了起点:怎么才能让他不再扔?
我备感焦虑。
再三琢磨后,我重新翻出《正面管教》。
![](https://img.haomeiwen.com/i5650307/2fedd3fbd3da7ffa.jpg)
这本书是我去年入手的,那会儿澄儿小,处处依附于我,涉及不到管教的矛盾。缺少问题的指向性,这本书对当时的我来说乏味无比,读了一半后便束之高阁。
还好,此时我又想起了它。
这本书强调用“不骄纵又不惩罚”的方式管教孩子,核心就是“和善而坚定”。
当你既和善又坚定时,和善能抵消过于坚定所造成的所有问题(反叛、抗拒、对自尊的挫伤),而坚定则能抵消过于和善所造成的所有问题(骄纵、操纵父母、被宠坏的小淘气鬼、对自尊的挫伤)。
于是,我再生一计。
吃饭时,他一旦主动扔,我就马上带他离开餐椅,到卫生间去清洗,态度就像平时他吃完离开时一样,该说说该笑笑,以期实现“和善而坚定”。
我希望我的行为告诉他:妈妈以为你吃饱了,不需要再进食了。如果你还想继续吃,以后就不要发出“扔”的信号。
而且,我一直警醒自己,我的行为过程一定要自然随意,避免动气,以免沾染惩罚意味。
会心疼他吃不饱吗?会。可我想吃饭是他自己的事,一两顿吃不饱也没什么大事。况且,据我观察,澄儿扔东西有时是不爱吃,更多时候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前者责任在我不在他,后者嘛,我就更不用担心了。
现在新计谋实施第一天。先这么做吧!以观后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