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
情景:
1、做作业速度特别慢,某一个科目,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花了特别多的时间,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
2、上讲的东西内容,都听得懂,真正自己在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做,还是不知道怎么去写一道题目。
3、询问其他人,听的明白,自己做起来还是困难。
看似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实际是学习习惯的问题。
4、小学、初中不去进行预习听课复习,也能够听懂课上的东西,我也能够理解这样的内容,我也能做作业,我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
高中之后,因为课程的难度变大了,需要改变
5、听课的方式自始至终把一个注意力提到一个极其高的一个地方的话,它有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人的生理注意力是有一个高低起伏的,在老师讲的一些,可能你已经会或者说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的部分,你投入了太多的注意力,而到了一个真正该听的部分,注意力稍微涣散了一些,反而错过了重点,还有一类可能觉得,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在听课的时候他就记笔记,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结果,复习时候,重新理解一遍也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6、物理难的不是计算,难的其实是这一个“思维过程”的问题,把它提炼成一个物理的模型,再去解决一个物理问题。未预习会不知道自己是抄算式,还是做什么
怎么做
1、预习要动笔。不仅仅读课本,学案(带知识点的卷子),或者同步教辅,拿一些例子去做一做。找到真正难的问题在哪里。听课时候侧重不会的知识点。
2、作业是反馈。你在课堂上你学到的这样的一个某一个处理方法,作业其实是去验证你课上听的这个方法好用不好用,以及你的这个方法是否是理解透彻和掌握的这样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作业是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反馈。如果课上积攒的有不会知识点,先复习后作业,如果盲目去做,导致,边做边摸索,拉长作业时间。作业后自我提问。提升对知识体系的掌握。
3、向老师提问。老师一年那么多学生,即使你的问题问的不是那么的好,其实对于老师来说他很快也就会忘记了,甚至是说你毕业之后再回母校看老师的话,老师可能都不一定能够想起你是谁,向老师提问,在高中阶段他是最简单和有直接有效的一个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式。
4提问要精确。问问题的过程,不仅仅是有疑问去问。去提一个能够得到有效回答的问题,问的问题越精确,你得到的答案其实就越是你想要的,问问题的过程,其实不仅仅有疑问去问,而是说去把你的这个理解和别人的理解去做一个比较,你去发现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比如你可能有一道考试的压轴题不会做,这个时候你去问一个同学,说:同学我这个这道题目的话,第一第2步求导了,其实我是会自己写的,但是我不知道第3步,我对这两个变量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运用老师讲的哪种转单变量的方法来去解决这个问题。老师我的这个题目表达到了哪几个点,丢的分点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