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价问题又再度爬升成热点,全网一次次被买房的问题刷屏,而我这几天也被魔都L君的故事深深刺痛,他和女友相恋5年因为买不起房,婚事一拖再拖。最近的这一年半里他整夜整夜的在病房里照顾生病的女友父亲,鞍前马后伺候着,端屎端尿没有怨言,终于让女友一家暂时放弃买房的要求,但最终又因拿不出那么多的彩礼,婚礼再度搁浅。
不得不承认房子捆绑着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幸福。央视记者若再次在北上广深的街头采访问:“你幸福吗?”答不幸福的一定是没有买房的人,当然那些买了房但被每月按揭压的喘不过气的人也不会告诉你TA幸福。幸福的定义如今如此单调统一,幸福就是:有房不止一套或者有房一套无按揭!
前段时间罗胖老婆生孩子,其中一期找樊登站场,樊登谈了年轻人的职场发展问题,概括起来是说年轻人不要太在乎工资,更要在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思路的老板会问你在这个公司几年后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逻辑清晰认真回答并为之努力以至实现发展目标,樊登的一句:“年轻人不要太在乎老板给你多少工资……”招致网友骂声一片。我印象最深是他说的另外一句话“反正给你多少工资北上广深你也是买不起房的……!”瞬间觉得樊登真是个耿直boss,玩儿的是黑色幽默。
只有不断实现自己进阶的小目标才有可能迎来曾经不可企及的终极幸福。
是啊,反正都买不起房了努力还有什么用?先抛开这个直抵人类灵魂的问题让我们先问问自己我们的初阶梦想实现了吗?
我相信梦想是进阶的,对所有年轻人和外来移民来说如果买房是你梦想进阶的最高(或较高)阶段,那么其实可以再低头看看自己初级阶段的梦想是什么,你的初级梦想实现了吗?如果咱们还住着十几个人群租的公寓里,每天早上十几个人排队等着刷牙洗脸上厕所,处处提防着居委会大妈上门检查,那么咱们的初阶梦想就是逃离群租房,迈向合租房。所以努力赚钱肯定需要啊,生存居住环境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幸福度。这其实根本就不是道理,这事儿人人都懂!每个年轻人对房价的打压虽然嘴上说的都是“不要不要,我不要买房,我买不起!”但是身体都很诚实,个个加班写报告根本不要老板催, 分分钟不敢懈怠。
所以哪个老板要是再说年轻人不要太在意工资,要在意发展,我想这个老板就真的是在耍流氓了,我们难道不需要租个硬件更好的房子吗?难道买不起房我租房就不要挑选更好的地段了吗?谁愿意整天在地铁上补觉呢?即便房价再高物质也永远不可能是浮云;买不起房子还有高物价,高通胀,生活也很贵啊!因为很贵的生活,不努力能行吗?
不仅是L君的故事刺痛人心,我身边还有很多生活在魔都的市井小人物,他们挣扎努力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他们是如此有温度,活的是如此有态度,比如公交车洗车工的一家,小区门口来自浙江的酒店老夫妇等等等等,和他们一样我们都是平凡的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生存标准和进阶目标。
很多人说现在的社会阶级已经固化,底层阶层上升的通道已经堵死,引来一片哀鸣。这个社会不管阶级如何分层如何固化,但对谁都适用的其实只有一句:不断实现自己进阶的小目标才有可能迎来曾经不可企及的终极幸福。
离开也要体面
杨小米前几天的文章说自己的几个好朋友因为高房价就要离开上海。是啊,房价让一切变得悲情但并不凄美。我最近陆续在看一些文章说逃离北上广深还能去哪里?网友就是专业就是牛,列举了几个城市,并解释了种种原因,告诉我们如此的选择既释放了压力又没有真正让我们离开主要的经济带,发展照旧。
我相信关注北上广深去留问题的远不止我一个人,某些人人看好的城市也许5年之内就会迎来一批移民潮,逃离眼前的压力不代表就能完全顶得住未来的压力,新兴的移民城市马上也要迎来济济人才。所以即便买不起房,即便离开,也要保持生存能力,不能放过深耕自己的机会,离开也要体面,我们希望的离开是一种选择,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逃离。
躲得了的房价,躲不了的压力,躲不了的问题
几年前和一个要好的同事一起加班到很晚回家,经过跳广场舞的老太太身边我们都艳羡不已,同事愤恨的说:“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公司早点买断我的工龄放我去跳广场舞。”我们眼里这帮子跳广场舞的老太太真是地球上最幸福的一类群体,他们简直是傲娇的存在,国家退休工资按时到账,每年养老金按时上调,而最让人嫉妒的是他们轻松把北上广深的房子交给中介,扭头就能在海南珠海天天晒日光浴,这老养的既时尚又体面。而苦逼的八零九零后除了加班写报告挣钱之外,只能还房贷以及奋进在还房贷的路上了。
几年过去,当年那个口口声声说要公司买断工龄的女同事已经跑去法国租了5年的房子,生了两个娃。考虑社区治安环境一直租住在白人街区,房租居高不下。孩子大了异国长久发展也是一样的纠结着买不买房的问题,该地段80-90平的房子也要将近80万欧的总价,与上海不相上下。于她来说,躲过了上海的房价最终没能躲过欧洲的房租。
我女儿的英文家教27岁的Maria,地道的伦敦人,4年前来上海,在浦东与其他留学生合租一套房子,她自己的那个房间租金4000块。有时候来家里上课老公去地铁站接她,路上聊天闻她在中国这么久还打算回去吗?Maria开玩笑的说,我的妈妈跟我说了“No,你可千万别回去,因为在英国你会失业的,还是留在中国好了!“这句话让我一下增加了一丁点的幸福感,还好我们还有工作。
某君有时候跟我说公司很多高管的老婆孩子都移民加拿大了,那边整整齐齐的一套别墅才500万RMB,什么概念啊,就500万!我问,去了那里工作怎么办呢?答:那里竟是太太和孩子,老婆不要上班啊,带孩子煮饭做家务。再问:老公呢?答:老公还要在国内,养国外的老婆孩子赚家用。好了,逃离了北上广深还有可能的代价是做全职主妇、夫妻长久的两地分离以及最终把压力转嫁给一个人。躲得了的房价,躲不了的压力,躲不了的问题全部暴露。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有,那就只剩下一夜暴富了。
如今的房价和教育真的是如出一辙的相似,人人叫苦,人人痛骂,人人就范,谁都知道生养孩子困难教育困难,但孩子能不生吗?相信大多数人还是要生的;人人说房价贵房价疯涨,能不买吗?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想买的。我看到的每个人又消沉又愤怒又无奈,更看到每个人的又隐忍又坚持,生活要继续总要往前吧,多说无益,可我还是说的有点儿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