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作者: 谢丹儒 | 来源:发表于2023-08-11 01:39 被阅读0次

    我们都是被道德律洗炼过的人,纯粹、彻底从此被所谓理性涂抹,继而混沌、复杂、善变、反复,然后,形成了我们独特的底色:某种消极的悲观的因果的善恶的相对的比较的,唯独没了自我独特性的悲痛的产物。

    我曾想过,兴许是骨子里的怯懦,我也曾想过兴许我们都伪善,我还曾猜想也许我们压根做不到,甚至我还曾理解到了自身的无能为力,也就是说,可能是没得选。

    但是,今天一件事触发了我,兴许过往的理解都不唯错却也漏洞百出。

    最明显的一点,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当初那些和我们年龄相仿,学习较差的同学,出了社会后似乎都还“混得”挺不错的。

    我又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一个反应竟然是嫉妒和仇恨,心里极度不平衡。是的,这就像一个一直以来相信“善恶终有报”,结果却发现原来自己才是那个“恶”,且更恐怖的是,“现世报”就落在自己头上了。或者说,已经尝尽恶果了。

    最简单的例子,我的嫉妒和仇恨,它直接影响了我的心态,使我的心态极度不平衡的同时,我却需要花费十倍力量去修复它,好叫它恢复正常。事实上,别人压根不知道发生了这些,而且,又关我什么事儿呢?福祸自招,可我却总是主动招祸。

    于是,我反思到,这是否属于我的底色呢?这一切又是在什么时候埋下的种子呢?

    很显然,我从小就不是什么好人,更非善类,动辄大打出手,或是破口大骂,又或各种为达目的不折手段……如今想来,那时的自己多半是纯粹的。

    可是,后来不知怎么的,一种叫良知、同情心、同理心、道德,以及越来越多的新词出现,比如情商、钝感力、情绪化……一下子,我好像看见了险恶用心——是谁让这些东西流行起来,又是谁在背后操纵和推动这些,以至于让它们的力量足以扭曲我的心智乃至于灵魂呢?

    换句话说,可能我以前所遭遇的种种,我多半只会觉得理所当然,并且能够很好地按照自己的秉性、习性、性格去处理它且不必经受任何的反噬,我只会觉得本该如此,心安理得且心无杂念地接受一切。最关键的是,那时的我肯定不会轻言放弃,更不会管它到底是理性的还是情感的又或情绪的还是不道德的,不需要反思的……为什么要反思呢?

    错了就该反思吗?那如果压根反思不到自己的错误呢?我是说,如果以当时的认识就能够轻易反思并得出结论,那样的反思的价值又能有多少呢?事情已经发生,后果已经造成,再去反思和直接不去重复同样的错误有什么区别呢?就像挨打了就会痛,又像触电了就知道害怕和远离,直接避开也没什么的吧?为何要死磕一种错误呢?我是说,何不继续寻找其它方法,何不继续进行尝试呢?这反倒更像是某种愚蠢了。且,如果在这方面所放时间诸多,只怕时不待我,不仅空耗了热情,更是拖垮了意志,还很可能最终依旧是徒劳。

    这就像指望一颗苹果的种子结出橘子,本就牛头不对马嘴,风牛马不相及。偏偏,何以在逻辑上竟会觉得自洽呢?会否是主观的自圆其说的本能倾向在起作用呢?

    我是说,自我们学会了辨别之后,我们的思维便也随着辨别的范围和具体的内容而框化了。一如尼采所说:

    “如果我们拒绝在语言的牢笼里思考,那我们就只好不思考了;因为我们最远也只能走到怀疑我们所见到的极限是否真是极限这一步……”

    想想看,知道错误会等于找到正确吗?知道原因会等于找到答案吗?知道真相就一定能接受真相吗?

    这就像之前看到的一段叙述:“生而为人,我们没有选择,就算从出生的那一刻就看明白一生的真相,我们又能做什么?”

    所以,我们正在做的、所谓该做的、能做的、会做的、要做的、做好的、想做的……这些又算什么呢?

    我是说,无论信仰、信念、认可或意志,我们为之付出的一切代价,如果它本身就是错的呢?要知道,它也并非天生如此,更多的不过是时代和文明的局限性驯化至此而已,可是一旦被驯化却也意味着不再成为“完整的”人和人格。如此一来,我们又算什么呢?

    回过头细想,生活中很多所谓的“看不惯”、“看不上”,乃至于“看见”——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我是说,我们“心有所住”已久,却独独不敢审视内心,偏又反过来动荡了外在继而又晃动内心。

    还是“坏同学”的例子,我羡慕嫉妒恨,我同时又在鄙视、嘲讽、妒忌着那些成功的身边人,尤其是曾经他在某些方面或领域不如我,某些洗炼或权威又告诉我,我是对的,结果却又没有如他们所说,我自己也并不认可这个结果,这就似乎在说,谁都没错,可结果就是如此不尽人意。这更像是在说,对没有用。

    包括很多我瞧不上、瞧不起的行为,谁曾想到我在瞧不上、瞧不起的同时,何尝不是在羡慕着对方的收获也期许着报应降临在对方身上呢?而这样的我,简直“里外不是人”,是何其伪善呢?

    在叔本华的《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中的这样一段话: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那么不论从理智还是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都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相反,一个年轻人对世人的行为方式感到诧异和惊讶,并且与他们的交往中表现得笨拙、乖僻,则显示出他有着高贵的品质。”

    这似乎在说:越早洞悉世事,便也越早步入平庸。

    我倒是想借用一段话回应:“我什么都能抗拒,除了诱惑。”

    当然,也有人说叔本华那段属于“翻译”问题,并未抓住核心,但我想,如果一件事需要用对比去阐释,这种阐释本身也是存在漏洞的。

    就像善恶感、罪恶感,我何以渐渐理解了那些学习差反而收获颇丰的现象呢?

    我以为那是恶的,是不怀好意和别有用心,更是不折手段的、肮脏的、可鄙的、丑陋的,但也许对于当事人而言,他压根不会有这样的杂念,更不会去想这些。

    就像我能够想到这些,且越是想到更多,就越是被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所捆缚,简直令我窒息。我反而压根就不会去行动了。甚至连带着善意都不知如何安放了。

    可以想见,也正是心无挂碍,反而纯粹、彻底、坦荡。而面对这样一种善,尤为难得的大善,多少所谓的理性、客观、良知该是多么自惭形秽呢?

    所以,孰善孰恶?又是谁的善恶呢?

    我能够想见这一切,是因为我善吗?还是因为对方恶却得到善果?又或我深知自己也只是伪善,且与我无关,我也只好安慰自己,存在的即符合理性的。而理性却并非合乎情理。反而是更为直接关系,更纯粹和彻底,也真正实事求是所需要的。

    所以,回过头去看叔本华所述,似乎也并非符合“理性”逻辑。最起码不足以论证本性平庸和高贵品质之间的必然联系,尤其是放到世俗“语境”上去博弈权衡。相反,我会觉得那是种了不起的天赋,毕竟,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适应能力无不在要求我们要学会理所当然地接受、适应和看待一切,且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一代人都是时代的宠儿,尤为关键的是,我们不必总或只唯某种思想、某个人而改造世界,我们最终都将成为我们自己,亦如历史人物于历史,又如每个时代的流行产物、时代和文明的局限性、以及它们的创新和创新产物。

    有人可能会说,就不怕堕落和放纵吗?这更像是在问:自由难道不是随心所欲吗?然后呢?多少人想当然觉得,这不是无法无天吗?这样下去还得了?……拜托,人家只是活得更自在些,又不是傻,难不成一个对世俗理解透彻的人不知道该规避什么?还是说一个追求自由的人难不成他会一心作死?基本的常识、常理、道德,他们早已深谙其道,自然所受影响就越小,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就能更自在从容,这样的人,不该他幸福谁幸福?

    殊不知,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却不知被多少人误读成“愚民”伎俩,也不知道这样的理解如何与“有教无类”联系起来。)

    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个“大盗”何尝不是指除了圣人之道之外的合乎“道法自然”的其它“道”呢?以及我们内心的那些东西,又何尝只阴不阳呢?要知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啊!)

    又如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可借鉴《寒窑赋》,换句话说,当世道都开始强调什么的时候,此时“废”弃到了什么程度了呢?但也别担心,还是有机会的。)

    亦有某人言:“容许,即自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zz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