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关注写作这一方面的朋友来说,2016年无疑是一个不一般的年份,所谓知识付费元年。
于是乎,各式各样的写作训练营遍布网络。
作为一个曾经的广告狗,并没有把心思放在文案上面,而是选择了考研。面临这股潮流,加之师兄建议我锻炼写普及文章的能力,于是我也寻思着怎样提升写作技能。
于是乎,我也在网络上报名了一个写作训练营。当然,由于读研党手头紧,报不起传说中成千上万那种训练营,这个价格的训练营不知道怎么玩法。
我报的是那种几百的,操作大概是这样的:运营人员会帮你拉进一个微信群,有些也有相对专门的写作平台;每天写文打卡,短短几百字;主讲人定期讲授他的写作心得与套路,点评个别学生作品。
在那期间,我也乱七八糟的写了一些文章,但是最终的效果是:然并卵。
其中的Bug我觉得有这样的几个点:
1、首先,写作几百字,量太少,根本得不到训练。如果所谓坚持每天写一些东西就能写出比较不错的文章,那简直是没谁了,这只不过是会陷入“中国式努力”安慰自己,觉得自己坚持写了多少天文章,感觉挺棒的。
2、“中国式的努力”。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问题,比如“坚持写字一年是什么体验”,很多回答盯着“坚持”而二字不放。而事实并不是把时间填满就行了,一味的“努力”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发现自己问题的努力只不过是无头苍蝇而已。
3、没有反馈,找不到问题,为了码字而码字。接着上面的,很少的训练,但很可能是盲目的瞎练,自己有时候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而训练营并不会指出没个学生的问题,在参加训练营期间,我没有收到任何反馈。我师兄创办的网络书法班,就算是唐楷的免费班都会每个学生点评到,从最简单的一笔一划指出问题,同时还引导学生思考观察。
而在4月份的时候,为了锻炼写作技能我也一个人开了一个公众号,但写了不到10篇,到现在为止没有再更新了。
因为我发现这些文章太过于自嗨,没有人指出我的问题,没有反馈,于是我不想为了码字而码字,就暂时搁置了,先将精力放在专业能力提升上面。
而如果说慢慢的靠自己去发现问题,那样对于学习来说是相当漫长的。就像在研究生阶段,投出一篇文章要等上大半年,这反馈周期特别长,简直就是消磨斗志的大杀器。而到这时候,拼所的毅力真的有意思吗?
在高中的时候,大家学习高涨,不会的问题可以问成绩好的同学或者问老师,能很快得到反馈自己提升也飞快。然而,跨入到社会,发现没有那么多导师了,没有人愿意耐心指教。
就算是出些钱找导师,然而这样的导师有靠谱,我觉得人人心里应该都有数。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