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在网上听见一首乐曲叫《最后的莫西干人》,听着那苍凉、悲哀的音乐,就仿佛听见了一个绝望的嘶吼声。
以前就听朋友说过关于这首曲子,是描述印第安人的情绪的。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原居民,后来由于英国和欧洲的白人登录美洲,跟他们这些原始居民抢地盘、争资源,原居民被驱赶和杀戮,直至近乎绝种。
今天听到这首《最后的莫西干人》,深深被他们那绝望的悲鸣震撼。真是每一个音符都在泣血啊!
莫西干人是属于印第安人的一个分支,他们在近乎被杀绝之前创作了这首曲子,是在发出最后的吼声。
那些来抢我们生存空间的白人,要将我们赶尽杀绝,而我们除了发出悲鸣之外却毫无办法,只能等死。
我们要被杀光了!我们曾经有璀璨的文明和生生不息的族群,然而那一切即将结束,不复存在,光辉的历史再也没法延续,以后不会有人再记得我们!
我们在消失之前大声告诉世人,我们曾经存在过,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我们的足迹。
他们发出的这些嘶吼,触人心扉,真是听者落泪,闻者伤心啊!
好想对那些杀戮他们的强盗说:“看在生命不易的份上,饶了他们吧!”
可是在这世上好像谁也救不了他们。要将他们置于死地的是目前世上最强大的势力啊!谁又能拿他们怎么办呢?
一曲完毕,令我又想起了另一首词,也是描述最后的哀音的。那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作为亡国之君,他在失去一切后用自己最后的悲鸣告诉世人,那往昔曾经属于他的春花秋月和雕栏玉砌,一切再美好,都已成风。
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最后的莫西干人》,难道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吗?一样的催人泪下,一样是发出最后的悲鸣,也一样的感人肺腑。
这两个“最后的吼声”,留给世人的除了叹息就是唏嘘。哪怕再震撼人心,他们的族群和国度都魂飞魄散了,最终成了虚无,只留下悲鸣在世间回荡。
说到“最好的吼声”,我就想起我们的国歌里就有这句歌词。
曾经,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也面临过被灭族的危险。"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发出最后的吼声”。
差一点,中华民族就成了南唐或者莫西干族。在那危急的关头,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冒着列强的炮火前进!
今天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不倒,是因为我们的先辈们在关键时刻不但会“发出最后的吼声”,还会前进!前进!
我们的国歌虽然也有“最后的吼声”,但曲风与《最后的莫西干人》那悲凉和哀嚎大相庭径。
唱完国歌后人感到热血沸腾,浑身爆发出使不完的劲儿,全身充满了力量。可见当时哪怕国土遍地是入侵的列强,先辈们依然信心百倍,我们的民族是不会被灭的!
都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结果截然不同。
听一遍国歌,把《最后的莫西干人》带来的愁绪一扫而空。我们有权讥笑南唐后主李煜,我们只把那些哀音和最后的悲鸣,当成生活的调味料而已。
因为我们的中华民族已经把那"最后的吼声"化作了力量,现在还要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正如国歌所写的“起来起来起来”,“前进前进前进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