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无可避免地走向平庸的时候,拷问自己!

无可避免地走向平庸的时候,拷问自己!

作者: 白咖啡鐘文萍 | 来源:发表于2017-12-13 10:30 被阅读0次

    教育史上的小长征

        周末难得闲暇,览读了多年一直阅读的一本杂志的专刊《南渡的星辰》,这是段至今已八十周年的历史。在历史的星河里,它却是一颗不可轻描淡写的流星。虽然它只存在了八年,却承载了一代中国知识人的颠沛流离和光荣梦想。因侵华日军在1937年鲸吞华北,    1938年4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的数千名师生先赴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再转昆明历经大半年的时间,最终在西南一隅站住脚跟。该专栏作者总结,这不仅是一次空间意义上的迁徙,也是战时中国知识人为了保全学术独立、自由品格和整个民族知识的火种,毅然实施的一场精神自救,这些师生共同造就了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的华彩篇章。

    无可避免地走向平庸的时候,拷问自己!

          这段光荣的历史,不但在中国值得纪念,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值得纪念。再认真地看行旅的路线,当时的政府指派一位师长任团长,还有11位自愿加入的教师闻一多、李继桐、袁复礼、曾绍抡等等,浩浩荡荡的师生徒步“湘黔滇旅行团”68天3500里的长途跋涉,历经沿途的惊险、大自然的震慑、草莽的威胁,难以想象这一路的颠沛流离,教育史上的小长征,作为保存国粹、延续文脉的文化大迁移的意义自不必言。

    既有血性又温情的年代

          西南联大师生中,173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5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培养了众多举世瞩目的科学人才。存活了八年的联合大学,那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最动荡、最颠沛流离的时期,却是现代中国最接近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从联大校长梅贻琦,到陈寅格、朱自清、钱钟书、梁实秋、冯友兰、罗庸、杨振声等等,联大的师资灿若星河,那时的朴素想法是要让中国实现现代化,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知识能派上用场,在战火中继续研究非功利的纯粹学问,为中国文化寻找出路,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勇气,在逆境中极其乐观豁达,这真是一个既有血性又温情的年代。

    无可避免地走向平庸的时候,拷问自己!

    审查一下自己的价值

          这又是一个让当代汗颜的时代,环顾当下各方面在其面前对照则立显苍白无力,不是为了批判而去思考,一个时代状态的形成自然有其各种主观客观的因素导致而成,这个层面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动的。就像有句电影台词说的:“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不是吗?但是一旦长大,没有一件事会遂自己心愿,理想和梦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西南联大灿烂的历史,实在该让我们了解、理解和思考,默默地也可以,不为别的,也可以为了让自己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时,还能有所思辨性地去找到一道亮光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他人,审查一下自己的价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可避免地走向平庸的时候,拷问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ha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