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这不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而是一种你可能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的营销,那就是克亚营销心法。
那么什么是克亚营销心法呢?
一永远不要销售产品,要销售思维模式,二、没有销售,只有自我销售;三、一切营销问题的答案都在目标客户的脑袋里。
那么怎么理解不要销售产品呢? 不要销售产品,就是要跳出产品的思维,要转向思维模式,这种能力的转换会非常的关键。
那么怎么去理解思维模式呢?
这里指的思维模式是指客户的思维模式,是客户使用你的产品后获得的好处与改变,或者是不使用你的产品将会遭受的损失与坏处,这样以正反转换的内容是你必须要植入给客户的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
在这里我一定要分享一下我以前写文章的一个思维框架,非常的简单又非常的实用,跟这个思维模式是非常接近的。
那么这个框架是什么呢?
因为我是做思维导图的,所以我就以思维导图来举例子。比如说,我的文章经常会这样写,你不学思维导图会有什么痛苦,你学会思维导图会有什么好处,那你要怎样去学会思维导图呢?我会分享几种办法,或者直接销售。
我以前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效果都非常OK。
其实我这样就是实现了一个从直接销售产品到销售思维模式的一个巧妙的转换,这样呢,你的目标用户也更愿意接受。
因为你让他们首先感受到了,你的产品带给他的好处,而不用你的产品又有什么损失。
那么第2个关键点呢,可能会比较难一些,就是你必须要知道你的目标客户是谁以及他在买你的产品或者服务时,他的脑袋里会想哪些问题。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目标客户脑袋里在想什么,那你就无法描述他的痛苦,以及他想要得到的好处是什么,这样的话我们就不能顺利的从销售产品的思维模式转换成客户的思维模式。
那么第3个关键点呢,就是如果你不要你直接粗暴的销售,那么你还能做什么呢?
那么这里就涉及到第2条心法的运用,就是没有销售,只有自我销售。
怎么去理解呢?
就是你需要不断的引导你的目标客户趋向于购买的推理,你需要不断的引导,引导,引导客户抓住他的兴趣,刺激他的欲望。
比如在我前面的文章框架中,首先我提到的是你不学我的思维导图,你会有什么痛苦?那么我这里呢,就是引导用户去认识到不学我导图他们一些具体形象的痛苦。
人性总是逃避痛苦的,所以他认识到了这些痛苦之后,他就会逃避或者解决这个痛苦。那我刚好在写了入选思维导图所带来的痛苦之后,我马上提出你学了我的思维导图能有什么好处?
其实这些好处是专门为这些痛苦或者说解决客户痛苦而设计的,其实这就是一个不断引导客户抓住他的兴趣,以及不断刺激他的欲望的过程。
对于客户的内心来说,就是一个不断的自我销售的过程,不知道这么理解对不对呢?
其实克亚营销心法是适合所有行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克亚营销心法是着眼于研究人性,探索人性,运用人性,而所有行业的销售的目标对象都是人,是个人他就有人性,你只要能够把握人性就能够把握好销售。
那如何去把握人心呢?
首先你要了解人性,第二你要顺应人性,第三你要借力人性。
那怎么运用呢?
人性有三大特征,一是人性有共性,二是每个人的人性有个性的特征和差异性,第三是人性容易受当前的心情与状态的直接影响。
当然这些说起来容易,但是需要你反复的去悟,去体会,去运用,去总结,去反思。
如果你真正的理解了悟透了,那你就能够很明白销售背后那个简单的逻辑——就是你直接销售产品给别人,别人就很容易产生抗拒,甚至是下意识的出于自我保护的抗拒,他会主观的觉得你就是要卖他东西,而不是为了他好或者解决他的痛苦。
但是当你给他好处或者价值时,那你就要告诉他一些与他息息相关的事情或信息,那么他就不容易产生抗拒,他甚至会感谢你,因为你给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所以呢,你一定要顺着人性了,顺着他的思维来,所以没有销售,只有自我销售,一切的销售都是自我销售的过程,你是在激励他自己激励他去说服他自己,你不需要去说服他,所以这就是借力人性。
那么我们现在来理解第3条就是 一切营销问题的答案都在目标客户的脑袋里。
从这一次大哥的分享,我就深切的认识到了,其实这三条心法都是交相辉映的。第3条心法也是告诉我们要了解人性,一切都要从对方的思维里出发,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从对方的认知出发,再去引导他达成某一个共识。
我们的所有的目的就是你一定要找到对方头脑里在想些什么,这些都要从人性出发,要借用人性,要顺应人性,要了解人性。
在克亚营销里面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就是“成为一个天才的客户才能成为一个天才的营销人。”
对于这句话,我今天又有了全新的理解,以前我都是从单一的角度出发,比如说我要销售一个产品,或者我要理解他的营销的流程,那么我就去成为他的客户,去充分的体验我购买的过程,只要你全部理解透了,你就是一个天才的客户,那么你才能做好营销。当然这确实是最快的方式。
其实这是一个片面的角度,单从心法的角度来说,其实去购买的过程,也就是帮助你去更好的理解——别人在决策时,或者你的客户他在想什么?
其实去购买产品这种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其实我们的目的还是要理解——我们的客户他在购买时,他在购买的整个流程过程中,他在想什么?
其实这三条心法都是在强调转换,你要不断的从老板的思维转换为客户的思维,从产品的思维转化为客户的思维。只有实现无数次的转换与碰撞,你才能真正的与客户进行一个沟通,能够真正的达到最好的沟通互动体验,让客户真正的理解你是在帮助他,而不是在销售产品。
最终你实现了轻松的销售!祝福你!再次感恩大哥的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