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亚龙老师写的《我的团体生活》也触动我的内心,唤起数十年来参加过的许多治疗团体,结构团体、非结构团体、主题团体、治疗团体......自己也带领团体,时至今日,已记不清参加过多少团体。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2980/87da4294c8467e33.jpg)
在我心目中,触动最深的是辛思洁老师带领的团体。我们十几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在互不认识的情况下围坐成一个圆圈,面对面彼此陌生,有些别扭,有些不安。要我当着陌生人的面揭露自己的软弱、悔憾及自我怀疑,暴露心中的秘密,心里难免不是滋味。但我提醒自己,为了内心的成长,再来一个困扰也不会怎么样的。
为了熟悉起来,有同学率先发言打破僵局,诉说自己的困惑,探测彼此之间的安全界限,探测老师的包容度。我对辛思洁投射出对母亲的爱恨情感,周围的同学就像是我的兄弟姐妹,那个场景像极了小时候的家庭情景,在团体动力的运作下,当彼此建立信任后时,压抑多年的情感在内心涌动、跳跃,最后终于可以在老师的鼓励下“你有权利对我发泄你的不满”时,愤怒喷泄而出,破解了几十年对权威、对领导的恐惧。
亚龙说:治疗师的生活,最堪玩味的是,工作时,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然而,我们多数人都体验过深度的孤独。我们没有工作团队——没有护士、督导、同事或助理。为缓解这种孤独,我们多数人安排与同业吃个饭或喝个咖啡,或参加个案研讨,或寻求指导或个人治疗,但对我们多数人来说,这些处方仍然有所不足。我们发现,与其他治疗师组成哥们儿般的团体并定期聚会才是真正具有充电的效果;这样的团体提供同业情谊、指导、研究学习、个人成长,以及偶尔的危机介入。我强烈建议其他治疗师也成立一个像我们这样的团体。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2980/aa27ea7ae648f705.jpg)
读到这一段,内心一阵阵的悸动,治疗师难说出口的处境,特别是“深度的孤独”只有经历过得人才知道吧。百字左右的文字,倒出十几年治疗历程的感受,心中生出深深的敬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