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机关生存法则之五:不要把你的“理想”写满脸上,因为那样让人觉得很

机关生存法则之五:不要把你的“理想”写满脸上,因为那样让人觉得很

作者: 小机关里的大机关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11:23 被阅读329次

机关生存法则之五:不要把你的“理想”写满脸上,因为那样让人觉得很恶心!

常在机关应答人

进到机关,每个人都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甚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个想法没错,虽然着急了些。

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必要形诸以颜色,甚至是脸色。因为,这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

毕竟,我们推崇的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当然,“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那些管事儿人给身边人灌的迷魂汤,意思是活儿干完了不要工钱。

这怎么可能呢?你安排的活儿我苦筋拔力地干完了,临了你却要我淡泊明志喝西北风,这不是闹着玩儿吗?

不过,机关里有时候还真是这么闹着玩的,对干部的激励至少不是现拔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种,而是习惯“秋后算账”、论功行赏。

我不懂管人的学问,但也经常听人说,人需要不间断地激励,要不现在学校总是隔三差五地给孩子们发奖状呢。

机关干部也需要激励。

但是,对于干部的激励来说,要么给予物质上的激励,要么提供职级待遇。

物质激励,以前的那种滥发补助,现在已经近乎不可能,没谁为奖励属下拿自己帽子担风险。

至于职级待遇,不是立马就能兑现的。

于是,问题来了,对于那些干了活儿、没有回报的小伙子们来说,怎么办?

一般通大路的领导,都会立马给予热情地表扬,干活儿人也很受用,这样皆大欢喜,虽然是虚头巴脑的东西,但是只要能把大家的热火劲儿给提起来就是本事。

但是,如果碰到不喜欢表扬人的领导咋办?碰上“不务虚名、只图实惠”的“一根筋”怎么办?

有的人就是:让我干活儿可以,你得提拔我,至于表扬不表扬,无所谓!

于是,有情况了(估计看热闹也来兴致了)!

什么情况呢?就是极个别做不到“事了拂衣去”的弟兄们,立了“大功”以后,领导磨蹭来磨蹭去就是不肯给个痛快话,“将来一定推荐你……”

哥们心里不平衡啊,我这么大功劳,总得有些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吧。

怎么办呢?大家在表达自己“理想”的时候都很有“创意”,不一而足,列举如下,以供观赏:

一个是开会时故作漠然。

机关人不传的一个小秘密是“一支笔、一个本”,随时记录领导的重要讲话,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但是,有哥们立功之后,完全是一把手做派:别人讲话,包括一把手,他充耳不闻也就罢了,“不带本、不拿笔、手中不停玩手机”,要么就是故作有事地频繁出入会场,以示自己重要。

其实,你就一个普通人,哪有那么多事情让你处理!

再一个,就是好“抱打不平”。

对于机关里的事,总想发表一些个人意见,奇谈怪论也好,出言惊人也罢,反正就是挺能吸引人注意力的。

再有,就是和领导称兄道弟、“平起平坐”。

有一哥们,自恃劳苦功高,一次单位聚餐时,主要领导表扬了他,高兴坏了,敬酒时立马开始把哥喊上了,“*哥,我敬你一杯。”

你错了!“我不是你哥,你也不是我弟。”

就像周瑞家的批评刘姥姥,“蓉大爷才是他的正经侄儿呢”,你瞎攀什么亲戚呢?

他比你大一二十岁,孩子都和你差不多大小,你喊他哥,即便走到大街上问个路,这么大年龄的人,你喊人家哥,你看人家搭理你不?

另有人则是对管事儿人直呼其名。有次很有意思,单位有个哥们很有“能量”(虽然不是一把手),别人电话和他商量某事,他响亮地说,“这个事儿给平安说就行了。”

这个时候,李平安,我们的主要领导正好出现在他身边。

我觉得很尴尬,牛逼什么啊,叫一声“平安同志”会拉低你的身份?直呼别人名字能提高你多少“bigger”?

不就干了一些活儿吗,如果这个单位是你开创的,难不成你要上天?

还有,就是喜欢当着众人面和领导开玩笑,以示与领导关系非同寻常。

其实,你不知道领导表面嘻嘻哈哈,心里对你厌恶透了,只是你自我感觉良好。

要知道,作为机关人,不可能万事如意、事事都能立马获得“现世报”的。

所以,有些不如意,先忍耐一下,“以待天时”,或者等待天晴,没有其他办法。

最后想说的是,到今天为止,我的“机关生存法则”系列告一段落,如果有新的发现、想法,我再补充。

下一步应一兄弟要求,试着写一下“机关进身之阶”。

最后,想说的是,有哥们建议我改名“常在机关膈应人”,提醒我“不要做救世主,风水轮流转,说不定哪天自己就沦为机关少数了。”

我表示感谢,但是我从没有想过做什么救世主,世界上也没有什么救世主。

我所写的文章,包括在头条、知乎、公众号上的回答,都是我的经历、见闻,只是想让刚入机关的弟兄们少走一些我当年的弯路而已,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同我就很高兴了,我没有成为救世主的想法。

所以,有这样担心的哥们,你完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

我是“常在机关应答人”,常在“小机关里的大机关”(yueyangdehua)等你聊天,以鸡毛蒜皮来展示体制内的机关,也欢迎你来围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机关生存法则之五:不要把你的“理想”写满脸上,因为那样让人觉得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jg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