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由公木作词,郑成律作曲。曲作者郑成律则被誉为“军歌之父”,加入中国国籍之前,他还是一位朝鲜人。
听到这首歌,你脑子里一定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吧!
这就是军歌的力量:鼓舞人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名《八路军进行曲》,创作于1939年,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这首歌由公木作词,郑成律作曲,曲作者郑成律则被誉为“军歌之父”,加入中国国籍之前,他还是一位朝鲜人。
郑律成原名郑富恩,因为喜欢音乐,就把名字改成“郑律成”,以取“旋律成功“之意。1933年,19岁的郑律成和一批朝鲜爱国青年来到中国,进入南京 “朝鲜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军事政治。
后经朋友介绍,他在上海找到一个俄国声乐教授学唱歌。为了提高演唱技巧,他坚持每天在肚子上放沙袋练习呼吸,最后腹肌像小钢板一样有力。他还能用中文和外语熟背许多世界名曲。
一二·九运动后,郑律成参加了五月文艺社和战地服务队,他走上街头演唱,并教唱救亡歌曲。
上海妇女救国会杜君慧,经常给郑律成讲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
七七事变后,他放弃去意大利深造的机会,背着一把曼陀铃和小提琴,带了一本《世界名曲集》,穿越道道封锁线,来到了延安。
来到延安后,郑律成先在陕北公学学习,后又进入鲁迅艺术学院。
在这里,郑律成创作了《歌颂延安》(后改名《延安颂》)。这首歌在一次晚会首演成功后,广为传唱,成了革命圣地的颂歌,吸引了无数人向往延安的人。
很快,来自朝鲜的郑律成就成为延安的明星人物。随后在抗大政治部宣传科担任音乐指导。也是在抗大,他与丁雪松有了第一次交集。
当时丁雪松是抗大八大队女生队队长,两人开会时经常碰面,加上郑律成常常到女生队教歌,他们的交往也就逐渐多了。郑律成开始追求丁雪松。
他会悄悄去丁雪松居住的窑洞里,帮丁雪松把桌子收拾干净,顺便在窗台上插上几束干花,还会送上丁雪松喜欢读的《安娜·卡列宁娜》和《茶花女》。
丁雪松自然心领神会。郑律成抓住机会向女神表白:“我们交个朋友吧。在女孩子中,你很突出,精明干练,你不是那种轻浮的人,很有份量。“丁雪松脸上泛起了朵朵红云。1939年元旦节前夜,丁雪松送给郑律成一张印有雪松图案的贺年卡,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也正式和郑律成确定关系。
不久,郑律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郑律成和公木合作,创作了《八路军大合唱》。歌曲成功后,他亲自到抗大、到战士们中间去教唱,歌曲鼓舞了战士们的战斗意志,军威大振。
不幸的是,他和丁雪松的恋情却受到了阻隔。因为郑律成在政治上受到怀疑,丁雪松无法与他公开再来往,两人只能将爱隐藏。
1941年11月,丁雪松终于等来了郑律成的“清白“。12月,两人在鲁艺的一间大平房里,举行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
1942年8月,郑律成被派往太行山工作,此时,丁雪松已经怀孕。
刚开始,丁雪松还能零星得到丈夫的一些消息,随着抗战形势的风云变化,她就和郑律成断了音信。
1943年4月,丁雪松在山坡上摔了一跤,女儿早产。因为没有乳汁,又联系不上丈夫,丁雪松只好忍痛卖掉了丈夫心爱的小提琴,换来一只刚产下羊羔的母羊,用羊奶喂养女儿。因此,她就给女儿起名为“郑小提“。
抗战胜利后,丁雪松随郑律成前往平壤参加朝鲜建设。
1950年,中朝两国正式建交,丁雪松还是想回祖国定居,周恩来总理得知后,就亲自写信给金日成主席,要调郑律成回国。
据说,金日成主席接到信件后,回到:“调郑律成回国?可以嘛,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培养了那么多干部,现在你们要一个郑律成,不成问题。“
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郑律成加入中国国籍,夫妇二人回到中国后,定居北京,还恢复了党籍。2009年,他被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楷模人物“。
郑律成一生创作了近400首不同形式的歌曲,但最著名的还是《八路军进行曲》。为什么这首歌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作家刘白羽的评价,一语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