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挺火的一部日本动漫《声之形》在中国大陆上映,其名号打的是唯一可以和《你的名字》相抗衡的动漫电影。先前对这部电影有过一些了解,知道大致的内容题材,尽管手中有资源看过,了一遍,但还是忍不住到电影院又看了一遍。
都说这是一部值得一个人静下心去看的电影。只是没想到,给我的感觉竟是如此压抑。
男主人公石田将也经常遭受同学的排斥,种种“恶作剧”经常发生在他的头上。这一切在西宫硝子的到来时有了改变。他们将欺负的对象转移到硝子——一个患有听力障碍的孩子的身上,而将也,也因为硝子从被欺凌者变成了欺凌者。之后,随着硝子的转学,将也又回到了之前的生活。长大后的将也一直在寻找机会向硝子道歉,剧情也以两人长大后的经历为主。
人为何总是看轻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我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或许可以说是因为人的“动物性”吧。每个人都会趋利避害,选择对自己有力的一面,下意识地抛弃有害的一面,毫不犹豫。
将也为什么会遭到欺凌?电影中没有给出确切的解释,我想,很有可能是来自家庭的原因——自始至终,将也的父亲都没有出现过。或许其他孩子会把他当成异类——没有父亲的异类。而硝子则是因为她的生理原因。试想,如果将也没有加入欺负硝子的队伍,那他的下场很有可能就是和硝子一起被欺负。相比于被欺负,当然,欺负别人感觉比较好。趋利避害嘛,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好朋友曾经和我讲过一个例子:在动物世界中,这种所谓的“欺凌”也是存在的。一只六条腿的青蛙就会被其他四条腿的青蛙所排斥,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六条腿青蛙的基因将会消失,只剩下四条腿的青蛙。
她说:在我们固有的认知中,四只脚的青蛙是正常的。然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六只脚的青蛙才是正常的,四只脚的青蛙才是变异的基因,只是由于其他原因,六只脚的青蛙消失了,只剩下了四只脚的青蛙。所以,我们的认知凭什么是对的?
当然,这些理论不可能对孩子解释清楚,但这不是容忍,我们应该反思,天真无邪的孩子,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他们错误的认知?当我们看到有困难的人时,为什么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帮助他人,而是避而远之呢?从什么时候开始,人性变得如此复杂?名誉,金钱,利益,一切物欲的东西在驱使着我们背离我们的本性。一如《看不见的客人》里男主角为了自身的名利,不惜以无辜的生命为代价。(不小心剧透了!)
好在电影的结局还算可以安慰人心,将也打开了自己的心,去接受身边的一切。可以看出,导演是在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去表达这个话题,既能让人正视这个问题,也不至于将孩子推入绝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