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大死敌。每当我们脱离其中的一个时,我们也就在接近另一个。叔本华的代表作之一是《人生的智慧》,此书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对于人的幸福感的极端重要性,认为独处与思考是开发这种内在精神世界因而提高一个人自我品味的前提。幸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智慧。这也是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教给我们的智慧。
在此书中,叔本华没有用一贯的哲学思辨的方式去分析人生,而是像一个亲切的老人,给我们娓娓道来他这一生对幸福的思考。我们在命运轮回中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相貌各异,性格迥异,财富地位,身体健康,个性品质都给我们画下了不同的人生。我们或许孤步独行,或许万众瞩目,无一例外,我们还是我们,我们最关注的还是自己。在这一生中,我们会感到忧虑,也会感到快乐,会为自己身上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也会为得到了什么而感到短暂的幸福。
通过此书,叔本华告诉我们,幸福的真谛其实是最大程度的规避痛苦。一个人活着,是不可能没有痛苦的,亲人的生离死别,命运的变化无常,身体健康的逐渐减弱,这些痛苦足够让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抵抗,有些可以改变,更多的是无可奈何,而在这个抵抗规避痛苦的过程中,大多数人也只感觉到了辛苦,并不觉得幸福。
生命一切的本质还是在于人的自身,是因为内心世界的贫乏才造成了外在的贫穷。痛苦的事会以一种不让人察觉的态势影响你的生活,也可能来势汹汹的用无力改变的命运持续打击着我们,即便我们能够承受住外在不可控的痛苦,但是却无法忍受源自于自我内心的不幸。这些自我内心的不幸,有可能是因自卑而内向,无法与人顺利沟通的痛苦,因身材的种种缺陷,因名誉地位低于别人,因对方的优秀,而折射出自己的无能所带来的源自内心的痛苦。在这些差异上,我们变得消极,执念深时还会因为痛苦走向病态,走向极端。那么仔细想一想,难得来人世走一遭,如此在意这些小事,又怎么能渴慕幸福来敲门呢。
如果你读懂了叔本华,理解了《人生的智慧》这本书的真正内涵,你就不会再像以往那样,熬夜,苦恼和痛苦,你会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所想象的那种幸福场景,然后平和的宽恕自己,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你会懂得,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学会独处,享受独处。这样幸福给你带来的不是昙花一现的刺激,而是长久平和下的福祉。明白人生是瞬息万变的,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人生绝不仅仅由我们自己决定。当幸福来临时,希望我们都能对自己说:这一生很值得,不是因为自己拥有很多,而是因为自己学会了感悟,懂得了珍惜。
----书友分享
网友评论